下一篇4 2015年12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彩棉产业联盟成立
旨在发展绿色纺织品

 

    本报讯 12月8日,中国彩棉产业联盟在新疆乌鲁木齐成立。

    这一产业联盟由中国彩棉集团联合国内20余家企业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彩色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为核心共同发起成立,宗旨就是发展绿色纺织品,创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方式。它将彩棉产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校联合在一起,共同开发天然彩棉纤维及其纺织产品,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建立天然彩棉制品的可追溯体系,努力为市场提供货真价实的天然彩棉制品。

    彩色棉花是自然生长的、带有天然颜色的棉花的统称,与常规白色棉花相比,这种天然彩色棉花在纺织过程无需印染就能形成天然的彩色,从而避免了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破坏。天然彩棉被国际上称为更高层次的生态棉和“零污染”,适合制作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彩棉制品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0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了从彩棉育种、种植、纺纱到成衣完整产业化的国家。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天然彩色棉花及其纺织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在新疆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天然彩棉种植基地,每年种植规模可达15万亩,总产皮棉1万多吨,彩棉产量占国内总量的95%,占世界总量的60%。该公司经过20年的持续自主研发,从天然彩色棉花中成功选育出了棕色和绿色系列的彩色棉花,在国际注册的52个彩棉品种中,中国彩棉集团就拥有19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并参与制定了36个彩棉国家标准体系。

    据了解,2000年前后,中国彩棉产业曾经迎来井喷式发展,2002—2003年,中国彩棉集团曾将新疆彩棉种植规模扩大至30万亩,彩棉皮棉价格每吨比白色的高1万多元。彩棉的高利润使不法分子将白色棉花或棉纱染色冒充天然彩棉、棉纱在市场上销售,给中国彩棉集团天然彩色棉花生产造成巨大冲击,该公司彩棉种植规模一度缩减到五六万亩。

    据中国彩棉集团董事长赵小林介绍,近年来,中国彩棉集团调整生产和营销战略,全力在市场上建立天然彩棉制品的可追溯体系,全力打击假彩棉的不良影响。目前,中国彩棉集团已与国内上百家下游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彩棉产业战略联盟,形成了彩棉种植、纺纱、织布、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庞大彩棉产业联盟。

    赵小林说,中国彩棉集团已经制定了两大目标,一是将不断开发新品种,除了已开发出来的棕色和绿色彩棉外,还将努力开发出红色、蓝色、黑色彩棉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中国彩棉产业。二是要实现中国彩棉集团股票上市,实现中国彩棉集团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彩棉产业龙头企业。 

(蔡 绵)


链 接 

中国彩棉发展史

    中国彩棉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迟,但发展很快。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国,彩棉产业已成为中国棉纺织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天然彩色棉种植面积从每年1万亩扩大到每年20多万亩,皮棉产量从每年800吨增加到每年2万多吨。10年间,彩棉种植面积和皮棉产量分别增长了20倍和25倍。彩棉种植遍布新疆、甘肃、湖南、安徽、四川、山西、浙江等宜棉产区。新疆天然彩色棉产量占国内彩棉总量的95%,占世界彩棉总量的60%左右,新疆已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天然彩色棉花生产加工与供应基地。

    天然彩棉与普通棉花相比具有色泽自然柔和、古朴典雅、质地柔软等特点,而且洗涤后纤维色彩还能逐渐加深。用彩色棉花制成的纺织品不需化学染料染色,在加工生产过程不会产生对土地、水源的污染。在纺织品中不含甲醛、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质,并具有防静电、止瘙痒的功能,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被誉为“生态服装”“植物羊绒”,是适应世界各国人民保护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纺织原料,顺应了人们追求纯天然时尚、环保与健康的时代潮流。

    由于彩棉在生产过程中无须染色,除去了化学用剂的污染过程,因而成为具有环保功能的新产品,尤其适用于内衣。自2003年市场推出彩棉内衣以来,中国内衣市场“彩棉热”持续升温。彩棉内衣,以其“绿色天然、环保健康”的特色,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优势突出。彩棉内衣由于有着“环保健康”的特性,经过几年的发展,彩棉内衣已经在中国内衣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生命力,出现了“顶呱呱”“朵彩”“顺时针”等知名品牌。

    天然彩棉业增长的潜力很大,中小品牌众多,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渠道竞争、价格竞争的层面。预计,未来30年内,彩色棉花将占到全球棉花总产量的30%—40%。


编 后

发展彩棉应是产业转型方向之一

吉宝飞

    中国曾一度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却一直不算棉花强国。近几年,中国正在努力向棉业强国迈进。2011年,中国棉花协会在工商局注册“中国棉花”商标,打造中国棉业品牌,向世界推广中国棉业,促使原棉及棉制品生产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和诚信经营,提升中国棉花及棉制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中国棉花及棉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棉花向棉业强国迈进中,中国彩棉已占据国际彩棉市场主导地位。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彩棉生产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则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兵团共培育开发出1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棉新品种,占世界注册彩棉品种的43.9%。截至目前,兵团彩棉供应量占世界总量的60%,占国内总量的95%,彩棉产品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均享有定价权。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天然彩棉种植面积从每年1万亩扩大到每年20多万亩,皮棉产量从每年800吨增加到每年2万多吨。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汪若海说,从彩棉育种、种植、纺纱到终端产品,兵团已打造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较为完整的彩棉产业链,并且彩棉产业已成为中国棉纺织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

    同时,发展彩棉产业与国家发展绿色制造的精神不谋而合。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六个全面推进绿色改造的传统制造业名单中,印染业榜上有名。印染业是纺织业中的“排放大户”,仅染色废水的日均排放量就高达300万立方米。因此,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让中国纺织业加速“绿”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前棉纺行业转型的方向就是“绿色”制造。而中国彩棉产业联盟的宗旨正契合了国家对纺织业发展的要求,此举有利于国家继续保持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地位,打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从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消减纺织业长期以来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改善现有棉花产业结构、推进国际国内棉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看,中国棉业转型更应该将彩棉产业作为发展方向。虽然纺织业的“绿色”制造包括很多方面,但生产彩棉制品是最简单和便捷的途径之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