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供图)
当前的农资市场,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快速迭变的时代,电商突袭、大户崛起、环保大考、跨界整合等等,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让农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那么,身处变革时期的农资产业转型方向何在?在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下,农资企业又该用什么形式的产品和服务抓住用户? 在11月24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现场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内不少农资企业和基层组织正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农资销售从“一锤子”买卖向“一条龙”服务转变,并促使供销合作社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
数据汇集:测土配方“保收入”
《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系统部署了七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之一便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农资市场的主力军,山东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农资企业早在两年前便针对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收入进行了服务创新。
“有没有专家在?帮忙看看我家果树为啥老死枝。”今年4月,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镇河西村村民牟胜涛拿着3根果树枝,走进供销合作社下设的烟台农资蛇窝泊为农服务中心,高级农业师老谢看了看树枝后“诊断”称,这是果树锰中毒,回去将农药里的锰含量减少,再用钙和硼进行修复,这个病很快就会好了。帮农作物看病,是这个服务中心推出的新服务。该中心于今年年初挂上了一块崭新的“庄稼医院”牌匾,从此这里成了农民的聚集地和“问诊室”。“两个月前,我们聘请了栖霞农技推广中心一位退休的农艺师担当‘主医师’,负责定期坐诊看病、定期讲座授课。”烟台农资蛇窝泊为农服务中心的店长林行军告诉记者,该服务的推出深受农民欢迎,每逢赶集时,这里就成为了镇上最热闹的“集”。
据了解,在烟台市各个基层农资服务中心里,都有一台大型智能终端配肥机。它直接连接电脑,可以根据每个地块的土壤,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配肥,有效避免土地施肥“用多了浪费、用少了吃不饱”的情况。此外,招远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还将近几年所有测土原始数据录入为农服务中心的电脑终端服务系统,形成全市精准施肥技术查询服务平台,农户只需到中心,输入自己地块的相关信息,轻点鼠标,便可以轻松获取本地块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从推荐卡中农民可以清楚地了解技术人员根据施肥方案和农作物需肥特点制定出基肥、种肥、追肥的用量、使用方法和追肥的时间。
2014年,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小麦配方施肥示范田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经农业部专家组实际验收显示,平均亩产高达817公斤,创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这一记录的实现,正是有赖于我们依托烟台市农资总公司、按照‘配送中心(直销库)+直营店(超市)+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村两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农资终端连锁经营服务体系。”烟台市供销合作社党委副书记姜增道介绍道。
“据统计,山东省内开展测土配方的小麦亩产提升近15%、苹果优果率提高10%,大姜成品率分别提高5%。”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副主任王立来告诉记者,由于化肥投入量减少和农产品产量、质量提高,大田作物平均每亩年助农节支45元,增收242元,共增加收益287元;经济作物平均每亩年助农节支62元,增收2270元,共增加收益2332元。
统防统筹:因需而生
“别看俺是打工的,供销社也替俺打工哩。”家住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的村民刘金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除了农民的身份外还是济南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前些年,他在家种4亩地,年纯收入仅3000元左右;2012年,他把土地交给县供销合作社托管,每年净赚5000多元,自己则放心到济南打工,月薪达6000多元。在山东,像刘金余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把土地托付给供销合作社后走出家门,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分子。
“曾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民进城,土地撂荒严重,家家户户的分散经营,却成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最大障碍。如何在“分”的基础上解决“统”的问题,正是我们近年来为农服务工作的新方向。”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许广民告诉记者,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问题,山东省社从汶上、梁山、郓城等县级社的试验田做起,逐步通过土地托管服务改变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土地托管既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又能充分发挥供销社综合服务优势,提高农业效益。”许广民进一步解释道。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农资企业的转型。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农业服务规模化,改变了以前土地的粗放经营。托管后的土地,可以成方连片,统一耕种、施肥、打药、收割,不少地方还安装喷灌设备,实行统一喷灌,既抗旱又节水,同时也进一步促使农资企业从“卖产品”转为“售服务”。
金秋10月,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宫家村村民宫肇林看着自家堆成小山似的黄灿灿的玉米喜笑颜开。原来,此前宫肇林与县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鑫联立华植保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植保服务合同,由该公司为其玉米提供病虫害防治“一揽子”服务。由于防治及时到位,玉米长势明显好于往年,亩均增收20%左右,加上满足享受国家低毒低残留农药项目补贴的条件,又降低了40%的人工和农药成本,这一增一降每亩玉米可以增收200多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大田植保服务作业面积29.2万亩,涉及10个乡镇(街道办)、110个村,并争取到国家对该项目实施农药和植保服务各40%的政府补贴,共计170万元,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
2014年,高密市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首次用上了山东供销农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飞机,6万亩耕地,打药仅用5天时间,减少农药使用量20%,节约费用40%,提高作业效率500多倍,有效防治率达96%以上。
近两年,山东省农资企业为适应这一农业生产方式,在服务方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和探索。“到2018,我们计划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000万亩,让更多的农民受惠。”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侯成君说,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的深化改革、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资企业的转型之路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