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您网上买的水壶到了,记得赶场的时候来拿。”11月23日上午10点,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靖镇梨安村街上组的“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店主刘琼华正忙着通知村民来拿网上代购的商品。
做了十多年的供销生意,刘琼华的“生意”如今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年4月,息烽县供销合作社在全县建设首批实体店与电商、邮政物流有机结合的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提供网上代购、代销、便民缴电费、话费等业务,她的店铺就是首个改造点。如今,在息烽县,和刘琼华一样的电商服务站已建成60个。
从直销化肥、种子、农具,到如今网上代购商品、缴费,促使刘琼华们“生意”悄然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贵阳市社系统在“电商时代”中的谋变之举。成立电商公司、寻求合作伙伴、建农村电商服务站、推动农特产品上线……借助贵阳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东风,贵阳市社正因时而动谋划农村电商发展大棋。
困难重重 新电商平台零起步
今年4月8日,贵阳市社与市邮政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息烽县试点,利用供销网点打造“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提供代缴电费、话费、网上代购等功能。
利用供销合作社改制的基础,今年6月,由市供销集团、7个涉农区县和一家民营公司共同组建的贵阳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机构成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对供销系统原有的936个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统一标识门头、统一设备。同时,贵阳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开设了首家跨境电商O2O体验。”唐进说。
不过,对于产品上线的细节和困难,唐进记忆犹新。“由于是新上线的电商平台,和生产厂家对接相当困难。对接老干妈、贵州龙等公司,都遭到了拒绝。一些小公司由于量小,并不愿意上线;一些有知名度的公司,对于小的电商平台并不理会;和物流洽谈中,由于没有规模,成本高,不愿意合作。最后,我们决定发挥自身的网点优势,电商便民服务站就成了我们的突破口。”唐进说,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在息烽、开阳、修文建成3个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产品展示、网购、线上销售、培训的功能。
剑走偏锋 欲借“代收”打开局面
“以前,除了买农资的季节热闹,平时人并不多。现在不仅是梨安村,周边的几个村的村民也到这儿来了。”刘琼华说,在自己从事供销合作社工作十多年里,这家有20多年历史的供销合作社老店很少像现在这么热闹过。
今年,息烽县对供销合作社网点进行电商便民服务站改造,“梨安村离县城有17公里,交电费、话费十分不方便,想着可以方便大家,我就报名了。”刘琼华说。供销合作社给她增加了电脑、打印机、触摸显示屏等设备。很快,刘琼华就学会了通过贵州邮政电子商务平台为村民办理代缴电费、话费和网络购物的业务。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知道服务站的业务,每一个进店购物的村民,刘琼华都会发放一份事先做好的传单,上面有服务站的代办业务介绍,发动村民互相宣传告知。而电商便民服务站改造带来的效应也是刘琼华始料未及的,短短两个月,通过网店代缴的费用高达7万元,网上代购商品1000多元。
“最主要的还是带来了人气,有了代缴费和代购点,人流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40%。交完费,村民们会顺带着买一些日用品。”刘琼华说。
“目前网上购物的并不多,对于村民而言,网上购物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选择建电商便民服务站就是为了通过提供便民服务来打开突破口,吸引流量。”息烽县社副主任曾忠元说,如今,供销合作社已经着手通过强化专业合作社功能,帮助农民种、养出更好的特色产品,提高组织化程度,线上线下结合,使土特产品真正成为商品,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