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1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南洛阳市社:“老供销”有了新奔头

□ 白云飞 尚礼正 张孝奇

    在计划经济年代,统购统销的供销合作社是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供应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资丰富了、流通渠道也多了,供销合作社从之前的“门庭若市”慢慢变得“门可罗雀”。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找准定位、自我改造,逐步从单纯的农资供应向托管综合服务转变,从传统流通渠道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转变,蹚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如今,在农民眼中,曾经让人感到亲切的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

    托管土地变身  “‘三农’管家”

    屋外细雨绵绵,新安县正村镇供销合作社主任张雪峰处理完手头工作撑伞出了门,和往常一样沿着机耕路察看小麦长势。“麦子长得好不好,他可比老百姓上心!”同行的古村村委会主任郭文奇说:“村里的土地都托管给供销合作社种,老百姓都外出打工搞副业挣钱了。”

    古村的青壮年大都是熟练的桩基工,外出打工收入可观。以往,每到农忙时节,村民都面临“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打工挣钱”的两难境地。

    农民的难题如何解?自2013年起,洛阳市社探索实施土地托管,为农民提供耕种、施肥、打药、收割等服务。“土地托管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收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张雪峰说,供销合作社当“管家”,地里的收益归农民,农民只需付给供销合作社服务费,而服务费是从增收部分中分成。

    不仅如此,托管组织还提供粮食烘干和收储服务,收获后可就地卖给供销合作社,实现“粮出手、钱到手”。

    目前,洛阳全市已建成土地托管中心24个,托管小麦、玉米、中药材、林果等种植面积35万多亩,每年直接降低农民种地成本3000多万元。

    经营方式  “鸟枪换炮”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方式也开始“鸟枪换炮”。

    在新安县仓头镇,群众购物都去“金三角”。这是仓头镇上最大的超市,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乡镇超市。

    “金三角”是仓头镇供销合作社盘活资产、吸引社会资本构建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缩影。近年,洛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升改造原有设施,累计建成配送中心72个、各类农村超市3500个,年配送额达11亿元,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骨干力量。

    不仅如此,今年,市社组建的聚客隆商城和洛阳农超网两大电商平台相继上线,初步形成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农村电商格局。

    “供销合作社遍布农村的网点还充当农民‘触网’的媒介,解决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洛阳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蒋智涛说。

    在新安县南李村镇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服务站里,年轻人杨鹏就是一个电商“媒人”。每天,附近村民想买东西,就来他这里上网下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可以通过这些网点在线销售。

    示范带动领跑  特色农业

    汝阳县靳村乡交通闭塞,贫困面广。1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通过成立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香菇,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前不久,汝阳县供销合作社牵头建设的汝阳县出口食用菌省级示范区获批,今后,靳村乡香菇将直接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无独有偶。每天清晨,在孟津县供港蔬菜基地,数吨重的新鲜芥蓝都会通过冷链物流,源源不断地供应上千公里外的香港市场。这个由市供销合作社直接参与经营的蔬菜基地,调动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多家,培育了偃师葡萄、靳村香菇、供港蔬菜、汝阳红薯等一批特色高效农业集群。

    如今,许多农民感慨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这种变化源自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不断明晰的“为农服务”理念。供销合作社系统年年上升的经营业绩,也为坚守“为农服务”理念做出了生动注解。

    (摘编自《洛阳日报》)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