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大考”面前拼筹谋
日前,全国网民翘首以盼的第七个“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落下帷幕,阿里巴巴集团以912亿元的全天交易总额再次打破“24小时单一公司网上零售额最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多家电商企业也在这场互联网“大考”中取得不俗成绩。其中,江苏省泰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16家电子商务公司全天共实现销售1.16亿元,比去年净增4000万元,包括肉脯、螃蟹、菜籽油等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近5000万元,位列系统前茅。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带您一起解读“双十一”背后的故事。
11月10日夜里11点多,记者来到泰州市供销合作社下属的泰州歌德电子商务生态园,客服、运营、仓库,各部门工作人员均提前两个小时来到各自岗位,严阵以待。
当时针显示为0:00时,歌德电商园区内入驻的100多家企业的数万件商品开卖,客服大厅内瞬间被阿里旺旺的提示声占据。随后,键盘敲击声、客服答复声交织在一起,原本安静的大厅一下子沸腾了,而在会场的液晶显示屏上,10万元、20万元、30万元……不断滚动的现场交易金额时刻刷新着成交记录。
11日凌晨零点30分,记者在歌德电商仓储中心看到,50多位工作人员正根据发货单给货物打包,机械化流水线也正开足马力运行。正值深秋时节,气温虽低,但每位工作人员都忙得一头大汗。凌晨1点,首批货物装满一卡车经由仓库中心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为了备战“双十一”,仓储中心打包人员由原来20多人增加到100人,并分为多个班组轮流接应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此外,不少店铺还根据市民以往购买习惯,从9月份就开始做数据分析、10月份备足了货源、11月上旬在顾客还没有购买时就对一些热门商品先行打包,以保证在订单量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发货速度,增进用户体验。
“作为供销电商的代表,我们不仅要销量,更注重口碑,绝不能仅仅算经济账。”歌德公司董事长吕麟告诉记者,为提升顾客消费体验,歌德公司专门作出多项承诺,包括店内所销售的产品均为正品、纠纷72小时内解决并作先行赔付。作为今年9月刚刚获批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歌德电子商务生态园区“双十一”当天累计交易额超过8000万元,其中淘宝泰州馆销售额达2500余万元。
背后:不靠低价靠运营
“‘双十一’作为电商行业最引人注目的网购节,单个店铺要想在同品类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低价战略是远远不够的。市民在网上购物,除了看价格,更重服务和质量,这就需要我们狠抓运营。”吕麟告诉记者,为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成功“触电”,歌德公司一方面依托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网点广建村级电商服务站,一方面积极引进孵化公司帮助新进网商迅速打开市场。
今年43岁的成进华,是具有“银杏之乡”美誉的泰兴市元竹镇成庄村的村民,采访当天正值“双十一”过后的第一天,忙着发货的他眼中还带着血丝。早年做银杏果生意的他,鉴于市场疲软开始转型销售由银杏木制成的木砧板等土特产品,并于2012年在淘宝上开了店,但由于不熟悉电商的运作模式,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当时销路一直打不开,感觉前景非常暗淡,一年忙到头剔除成本也就赚个零花钱,非常受挫。”成进华告诉记者,就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今年4月,由泰州市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的第一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在成庄村建成并投入使用,他便成为站里第一批服务对象。服务站不仅对他进行了系统的电商培训,还利用自身资源帮助他注册了电商公司,并在天猫创立了品牌——优杰。此外,通过对接歌德公司,成进华也有了一只专属的运营团队,专门协助他对接天猫的各项活动,短短3个月内就做到天猫银杏类砧板销售额的第一名。“现在店铺每天的销售额大概在6000元,‘双十一’当天更是实现了3万多元的成交额。”成进华说。
帮助成进华做运营的陈林和朱斌淘曾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金牌讲师,离职创业后成立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入驻歌德园区内,专业从事中小电商企业代运营和电商人才培训业务,目前已经帮助500多位创业者成功在淘宝、天猫开设网店,累计承担政府电商培训1000多人次。
“只有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如果没有运营团队的积极推广,没有服务站的系统培训,很难想象深处山村内共计4人的成进华团队,能实现100万以上的年纯利润。”泰州市供销合作社副调研员李晓荣解释道。
行动:将电商扶贫进行到底
如果你在“澳琳达6年老店”的淘宝店铺中买过东西,一定很难想象热情回复你的店铺主人曹玉根会是一位双手仅有两根手指能够正常使用的残疾人。11月11日,当记者来到江苏省兴化市城东镇腊树村村民曹玉根家中时,他正认真地回复买家的各种问题。他告诉记者:“童年的一场意外,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现在还有两个手指头可以使用。”
“找工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残疾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曹玉根的母亲告诉记者,因为全身尤其是脸部有大面积烧伤疤痕,曹玉根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只能待业家中,没有生活来源,仅靠年迈的父亲在外做工养家糊口,这让曹玉根十分内疚,长期闭门在家不愿与外界接触。去年年底,曹玉根从大学生村官王益兰那了解到,兴化市供销合作社有一个扶持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的项目,他渐渐萌生了在家创业做电商的想法。
得知曹玉根的情况后,兴化市供销合作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专门购置了一台全新的电脑为曹玉根送去,并从江苏百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请来有经验的淘宝商铺经营者指导曹玉根开办网店。
“在我们提出帮残疾人开网店的想法后,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将这些残疾人培养成企业的网络代理商,主要负责接收订单,货品一律由公司集中发出,这样他们无需投入大量本金,只要在家做好客服工作就能赚取工资。”兴化市供销合作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倪兴松说道。
网店步入正轨后,曹玉根每月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今年6月,不满于现状的曹玉根决定扩大规模,在淘宝上开天猫店,自己进货销售,父母也拿出全部积蓄帮助他创业。天猫店开业以来,平均每天都有四五笔订单,月入近万元,“双十一”当天更是实现了近7000元的销售额。
而在整个泰州市供销合作系统,像这样电商扶贫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夏天,歌德公司新入职了5位身患残疾的员工,经过培训,他们可以不必打卡上班,每天准时上线做客服工作即可。“传统零售业往往需要仪态面容姣好的客服来促进销售,而电商的迅速发展则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可能性,行动不便的他们往往更愿意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对工作也更加热情、认真、负责。”李晓荣补充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地捐钱捐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的生活困境,只有教会他们谋生的本领,才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泰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孙建国表示,今后市社将继续围绕农产品加强电子商务运营能力建设,不断释放农村市场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