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红色旅游热 老区信贷红
湖北红安农村商业银行“红色信贷”助推红色产业升温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通讯员 陈红波

 

  今年夏季,由湖北省红安县委县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手打造的红色革命题材大型原创音乐剧《红安回响》在红安影剧院成功首演。这是继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黄金一套播出后,红安县推出的又一部表现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重磅力作,同时也是湖北红安农村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扶持、推动红安红色旅游升温的又一生动写照。

    近年来,红安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红安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名城”目标,通过实施“红色信贷”工程,积极主动对接一批红色旅游项目和市场主体,累计发放各类“涉旅”贷款2.2亿元。

    “贷”动“将军城” 

    引来“金凤凰”

    红安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旅游是红安旅游的招牌,也是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的新载体。”红安农商银行董事长杨凌说。

    2013年,红安县正式启动《红安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实施纲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将军故里,传奇红安”核心品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八大旅游招商项目”“九个一文化旅游工程”和“十大政府投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红色旅游文化精品的打造需要专业的技艺和技术,更需要雄厚的资金作后盾。

    红安农商银行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把“红色信贷”作为重要工程和战略,创新服务手段,开展全面对接营销。

    2013年6月,为配合《铁血红安》开拍,红安县政府成立旅游投资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将军影视城。该行积极对接,此项目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以国有土地抵押的方式,及时为该公司提供贷款2000万元。

    2014年以来,为支持红安旅游投资公司打造红安天台山国家4A景区,该行通过国有土地抵押方式和办理收费权质押贷款,累计为该公司提供贷款6000余万元。公司当年投入当年盈利,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曾经是红安县将军岭农家山庄老板的葛勇,在成功接待了《铁血红安》和《血符》剧组后,看准了红安影视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计划投资2000万元注册一家影视发展公司。

    葛勇的公司专门为剧组提供影视协助拍摄服务,涵盖提供道具、服装、化妆、灯光、摄像、群众演员、餐饮住宿等。

    “公司现在的生意很红火,得益于农商银行的帮助。”葛勇高兴地说,“去年,红安农商银行采取房产抵押和担保公司贷款等组合方式及时给予了我1000万元贷款支持。”

    在七里坪镇烟宝地村,45岁的李文齐办起了集吃、喝、玩、娱一条龙服务的“将军红民俗文化村”。2013年,李文齐看准红安旅游业发展前景,用自家房产在红安农商银行办理抵押贷款800万元,加上自筹资金2200万元,当年便获评全省五星级农家乐。去年9月,他开始推出将军体验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将军当年的生活,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火了“农家乐” 

    销了“红安货”

    一大早,“华河农家乐”的老板,位于老君山脚下的华家河镇张寨村的村民赵治国就忙活起来了。随着《铁血红安》的热播,影视剧中从土匪到将军的主人公刘铜锣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老君山,成了来自全国各地旅游探奇者的必游之地。

    近年来,红安农商银行先后创新“农家乐”“助农贷”等贷款品种,累计发放6000万元贷款支持农户开办“农家乐餐饮”330余家。每年的黄金旅游期和周末,老君山尝茗茶、香山湖泛舟、对天河漂流等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武汉、河南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了不菲收入。

    红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其相关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一度出现“井喷”式增长。

    大布是红安民间手工制作的一种纯棉纺织珍品,被列入湖北省级非遗名录,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精彩亮相。随着红安红色旅游的升温,“红安大布”成了深受旅游者喜爱的“抢手货”。

    52岁的华家河镇邓桥村村民黄珍兰,从小就跟母亲学习纺线织布,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纺线织布手艺。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想投资20万元成立一个手工作坊,但资金一时筹措不到。

    2014年2月,红安农商银行支持该村成立了“土布合作社”,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黄珍兰及时拿到了20万元的创业资金。与此同时,在黄珍兰的带动下,邓桥村共有68户村民开办了大布家庭手工作坊,该行累计向该村发放贷款110万元,支持土布产业,每户每年平均卖布收入达8000余元,男人在外打工挣钱,妇女在家织布卖布,家家都建有小洋楼,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布富裕村”。

    目前,销售红安花生、红安苕、土布床单等土特产的110多家专卖店遍布红安城乡,红安农商银行累计为此投入信贷支持2000余万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