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国加工贸易将向“优进优出”转型


 

    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等任务被提上日程。伴随着增速与外贸总值占比的“双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家的重视。

  外贸结构亟需优化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26万亿元,下降10.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4%,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01万亿元,下降8.5%,占出口总值的35%;进口2.25万亿元,下降14.2%,占进口总值的26.5%。

    中国社科院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主任冯雷指出,《意见》提出的“逐步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观点,体现了国家在中央层面的战略性安排。《意见》发布次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随后商务部将进行相配套的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贸易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等具体工作安排。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我们向外资打开国门,通过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劳动力优势)成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之中,迅速崛起成为加工贸易大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执行院长屠新泉指出,“然而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中国就必须不断努力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跃升。未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加工贸易从顶峰的滑落将不可避免,以往承接国际生产转移、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并不是要淘汰所有的加工贸易另起炉灶,而是要在现有加工贸易的基础上提高技术含量,向全球产业链的更高位置攀升。”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副研究员章海源说,“每个产业的每个环节在一定阶段内的存在必然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相关,一味地取消加工贸易,可能导致相关企业外迁,不见得就能引来更高端的产业。”

    外贸大省现“换挡”迹象

    今年以来,先后有广东、江苏两大外贸大省出现“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的现象,且都是转变了过去20多年外贸结构的“首次转变”。

    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说,“2014年江苏实现一般贸易15271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1%,成为第一大贸易方式。这是自入世以来,一般贸易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对江苏外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外贸大省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工贸易一直是广东外贸最主要的方式,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也是典型的要素驱动和跟随式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让广东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资源瓶颈和环境质量下降等隐患。今年1月,广东一般贸易额超过了加工贸易额,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般贸易进出口月度记录首次超越加工贸易,显示广东外贸“引擎”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据统计,目前广东省2.5万家加工贸易企业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占比已达53.5%。

    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说明两大外贸省份外贸结构“换挡”期已经到来。

    而针对深改小组会议中提到的“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章海源表示,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市场的自主选择。此前国内不少省份和地区喊出“腾笼换鸟”的口号,淘汰原有的加工贸易,但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转型过程苦乐并存

    谈及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章海源指出,当下我国加工贸易已与改革开放之初大不相同。他解释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承接国外大型企业的订单,不掌握价格和渠道,完全没有话语权。现在随着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和渠道的延伸,国外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出来后必须寻求中国企业来加工,中国企业谈判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加。这个变化,就是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我国广东一些地方陆续出现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出现裁员甚至倒闭的现象。章海源就此指出,这种现象与国内加工贸易链条的紧密性有关,“一旦一些龙头企业倒闭,与之相关的下游和配套企业的订单也随之没有了,只能相继倒闭。”

    冯雷表示,加工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可能意味着要牺牲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份额。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无论是转向内地还是其他国家,都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成本发生变化,一些产业不再具备发展优势,就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样的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和转入双方都是好事。”冯雷说,“沿海地区暂时出现一些加工企业的经营困难,中央政府要妥善考虑,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理顺,不能本末倒置,牺牲国家整体的经济贸易战略。”“归根结底,要增强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还在于促进企业与国内产业链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不能满足于只做国外企业的加工厂。”章海源说。

    (本报综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