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聚焦农村改革五大领域 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应
——解读《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题为《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文件,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进一步推进深化农村改革。改革全文约12400字,共分4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任务目标,以及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的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等内容。据悉,方案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作了顶层设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按照方案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做出了全面部署,而方案的印发实施是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一步。方案指出,农村改革综合性强,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决策的科学性。11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头戏,其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这个方案实际上起指导性、指引性的作用,主要是明确农村改革的大的原则、基本方向,划清底线以及要解决好农村各个方面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

    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方案,从而严守改革底线,实现改革目标,我们特制作了本期专题。

    做顶层设计   立四梁八柱

    ——透视农村改革方案五大看点

    抓住“牛鼻子”做足顶层设计

    “改革不能各唱各调各喊各号。在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必须把农村改革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实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认为。

    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农村改革综合性强,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抓住改革‘牛鼻子’,做足顶层设计。”叶兴庆认为,方案切中了当前农村改革的要害,下一步农村改革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叶兴庆认为,下一步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都会有进一步推进,与之相关的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修改有望加快。

    明晰产权做好“富农”大文章

    “走市场经济道路,明晰产权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集体产权越清晰,农村的市场活力就越强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方面农村各类要素潜能无法被激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民合法权利的保护。

    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

    “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有利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叶兴庆认为,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等都会成为今后改革的看点。

    培育“新农民”破题“谁来种地”困局

    粮食生产依赖“386199”部队、务农老龄化、农业后继乏人、生产效率低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制约我国农业做大做强。对此,方案提出,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比于小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生产资金和规模,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收益相对可观,能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而职业农民懂技术、善管理,还能解决‘怎么种地’问题,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说。

    专家指出,方案传递出国家将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强烈信号,预计下一步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均会向这方面明显倾斜。

    “投入只增不减”传递“重农”新信号

    “近年来,在国家粮食连年丰收、国际粮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有人认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可以减弱。而文件提出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继续加大,体现出中央对‘三农’工作不放松、确保农业重中之重地位的政策意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凤田说。

    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

    “文件体现出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同发展的共享发展新理念。”党国英说。

    方案还强调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以优化,对此郑凤田认为,财政支农确实存在着效率不高、精准度不够等问题,一些涉农专项资金呈现“小、散、乱”特征。今后财政支农首先会向种粮大户、主产区等倾斜,这也有利于农业转方式。

    以“政经分开”创新农村治理

    方案指出,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探索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

    “农村治理是今后农村改革的重头戏。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政经分开’,借鉴了国企改革的经验,有利于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也有利于实现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郑风田说。

    叶兴庆认为,实行“政经分开”试验,由有经营能力的专业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既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也可以缓解矛盾冲突,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据新华社电)

    新一轮农村改革指向三大重点领域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4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副主任韩俊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精神进行了介绍,重点就《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涉及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3大重点领域进行了解读。

    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

    “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全国45%至46%的国土面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包括了耕地、林地、草原和未利用土地。因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整个农村经济体制具有基础性意义。”陈锡文表示,据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按照不同的资产类型来推进。第一类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部分即耕地。通过确权登记颁证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下来,明确了其用益物权性质,保障了农民的财产权利。 第二类是农村非资源性的经营性资产,包括了过去的乡镇企业和现在的物业经济、物流经济等。今后要通过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通过一定的形式,确权到每个农户身上。农民对其经营管理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每一个拥有股份的集体组织成员都有分红的权利。第三类是农村非经营性的集体资产,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卫生所等。

    韩俊认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实行确权到户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

    粮价应贴近市场且兼顾农民收益

    “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今后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陈锡文介绍。

    陈锡文表示:“下一步,要继续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原则是使得价格和补贴分开。现行的最低收购价和临储价格,一定程度上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今后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粮食市场才会活跃。当市价过低时,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直接补贴农民,但要和价格分开。”

    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一大原因是农业竞争力不强。陈锡文说,新型经营体系的建立会对提高农业竞争力起到很大作用。未来农业效益的提高,既要重视土地流转的形式,也要重视土地入股和土地托管的方式。既要重视提供农产品的经营主体,也要重视提供服务的经营主体。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三农”

    随着财政收入增幅趋缓以及农业补贴日益逼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黄箱”补贴上限,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也迫切需要调整和完善。对此,方案指出“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现在虽然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无论国家财政多么困难,今后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对‘三农’的投入不会减少。”陈锡文回应,在新的情况下,财政职能的方式需要创新,例如财政可以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建立担保体系、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来参与有回报的、准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现代农业的开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参与有收益的水利项目等。

    这两年,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势头不减。今年1-3季度,我国“三农”领域投资增长超过26%,尤其是农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投资增长速度更快。“期待随着政策的完善,这个领域能够更加成为‘三农’投资的亮点领域。”陈锡文说。 (宗 合)

    城镇化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

    □   张建军  王宾

    方案指出,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两翼,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决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轻乡的问题。《方案》提出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合理提高被征地农民收益

    □   赵阳 祝卫东

    方案对开展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系统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防止犯历史性和颠覆性的错误。

    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要规范有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要顺势而为,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在“多种形式”上下工夫,既要鼓励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更要支持不流转土地经营权,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要在“适度”上做文章,不能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能人为地“垒大户”。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追求一种模式,不偏好一类主体,重点是强化政策扶持,促进规范发展。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摘编自《人民日报》

    速读 文件

    聚焦五大领域  深化农村改革

    五大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

    目标任务:到2020年,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七项原则: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保障农民权益,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 重大举措 ——

    (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积极性。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3.深化林业和水利改革。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4.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5.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6.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7.培养职业农民队伍。

    8.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9.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和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0.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11.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1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13.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

    1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15.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16.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7.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

    18.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

    19.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

    20.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1.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五)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围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2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3.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2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5.创新农村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26.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编 后

    供销社要抓住深化农村改革机遇一展身手

    上月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月初,《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全文发布,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作了顶层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

    “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农村改革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今,农村各项改革正在扎实开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方案正是从总体上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大的原则、基本任务、重要路径,从全局上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以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

    纵观方案聚焦的5大领域、26项内容,不难看出,很多内容与我们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息息相关。比如“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中提到“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中提出“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提到,要“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等等。此外,方案还特别提出要“推进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按照为农服务的宗旨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使之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要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供销合作社必须抓住机遇,增强大局意识和历史担当,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从优势方面做起,从具备条件的做起,努力提升供销合作社发展水平。无论是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还是完善流通服务网络,无论是开展电子商务,还是发展农村金融,供销合作社始终应该立足优势,不断创新,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大潮中一展身手。

    知易行难。农村改革任务重,但只要解决好那些制约“三农”发展的问题,就能给农民、给农村、给农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机遇已在眼前,供销合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综合改革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