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国棉花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通报了全国棉花形势,常务理事单位针对各区域棉花生长、收购、加工、销售、价格等发了言。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今年全国棉花呈现出“四降一平”的形势,即面积下降、品质下降、价格下降、流通下降,单产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新疆棉花内在品质下降幅度较大,直接引发了业内人士对新疆高品质棉花供应短缺的担忧。
产减质降 一语成谶
新疆华泰棉花专业合作社是第一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的跨区域棉花专业合作社,有南北疆成员3800名,去年种植了40万亩棉花,而今年种植了20多万亩。据合作社理事长曹会庆介绍说,今年新疆棉花内在品质下降明显,10月13日之前采摘的手摘棉主要有“一短一粗”两个较为明显的劣势。品质好的棉花绒长基本在28—29mm或以上,今年50%的手摘棉绒长没有达到这个长度,基本都在28mm以下。另外,由于在今年棉花生长后期——7月20日至8月10日期间,全疆持续20多天高温天气,导致棉花“不长个儿”而“长胖”,纤维较粗,马克隆值普遍偏高。虽然棉花的色级和强力都还可以,但绒长和马克隆值却是纺出高支纱的关键。“今年新疆棉花的内在品质,甚至都不及国储棉的质量好呢,业内人士还给这种棉花起了个名字,叫‘武大郎棉花’。”曹会庆笑称。
根据中国纤维局的公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已经公检的棉花加权长度指标同比减少1mm,28mm以下的棉花占比59%,而去年同期只有14%,棉花质量出现严重下滑。
同时,由于今年新疆地区调减植棉面积和全国范围内植棉面积有所减少,预计2015年度新棉花产量在380-400万吨,比上年度450万吨减幅15%左右。
难怪植棉之初就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棉花可能会产减质降。”不想一语成谶。
据悉,10月13日以来,机采棉开始陆续上市。“由于机采棉是一次性采摘,所以综合情况看上去还不错,从目前公检的情况看,机采棉的绒长基本达到了28mm,马克隆值达到B2档,基本达到了纺织企业高品质棉花的要求。”曹会庆说,但是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棉花的内在品质只是影响纺织的一方面,棉花的加工质量也是很重要的。虽然目前看来,机采棉综合品质还不错,但是经过清理、“三丝”挑拣等几道工序之后,棉花绒长、强度等内在品质都将发生变化。所以,轧工质量也是衡量棉花质量重要的外在因素。
棉价不稳 棉农寄望于补贴
截止到10月20日,新疆棉花采摘已经超过70%,预计月底采摘将基本结束。据了解,企业前期收购的是手摘棉,质量好的籽棉,每公斤价格在6元以上,质量差的5.5元左右,机采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4.5元左右,指标好点的机采棉价格接近5元。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的棉花20%是手摘棉,剩下的都是机采棉。现在手摘棉的价格基本在5.4—5.6元/公斤,机采棉在4.5—4.7元/公斤。”曹会庆说。
据了解,当前,新疆库尔勒、喀什地区40%衣分、10%以内水分的籽棉收购价格在5.5-5.6元/公斤;而新疆巴楚、阿瓦提等地的籽棉收购价格仍在5.7元/公斤,个别种棉区域40%衣分的籽棉收购价格在5.4—5.5元/公斤,中期花不仅没能卖个好价钱,反而比最高价时还下滑了0.3—0.4元/公斤。
曹会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手摘棉价格按照5.4元/公斤、一亩地籽棉产量按300公斤算,一亩地的收入也就1600多元。每亩地300公斤的产量在今年可算是高产,而且手摘棉每亩地的物化成本投入都在1800—2000元。去年采价是每公斤籽棉6元、补贴金额是1.7元,算下来棉农也基本在保本边缘。今年补贴最后能补多少是农民最为关心的话题,而且目前籽棉销售行情不好、价格下滑,估计今年还会有部分棉农亏本。”因此,今年的补贴就成了保护棉农利益最后的“保护伞”。
看来,新的棉花年度并没有给棉农带来新的希望,那明年棉农植棉的意愿又会怎样呢?据了解,今年新疆大多数农作物基本都徘徊在亏本边缘。“以往玉米的收购价格每公斤还在1.9—2元,今年的每公斤为1.1—1.2元;以前新疆红枣的价格高的时候都可以达到每公斤100块钱左右,而今年红枣的价格却跌至每公斤40块钱;西红柿、葡萄价格也都在下降;今年只有葫芦籽的价格有所上升,每公斤的销售价格在18—19元。所以,不种棉花我们也不知道种植什么能赚钱,而且我们所有田间的配套设施都是种植棉花的,关键是我们种了十几年棉花,也只会种棉花。”新疆当地一位棉农表示很无奈。
企业谨慎 放缓收购脚步
往年10月,正是收购新棉的“热闹期”,而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由于农民惜售,新疆加工企业收购也很谨慎。特别是进入10月份后,虽然新棉的采摘进度有所加快,但由于加工厂担心收购风险,使得籽棉交售进度非常缓慢。
“按照以往的规律,预计北疆会在10月底完成大部分采摘,11月中旬北疆完全采摘完毕,而南疆11月中旬也将采摘完毕;今年籽棉交售、加工完毕可能要到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曹会庆说。
今年籽棉收购进度减缓原因有二:一方面棉农都想把棉花卖上个好价,价格达不到心理预期就不愿意卖,籽棉交售意愿不强,还有部分棉农在囤积籽棉,期望后市棉价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很多收购企业吃了采摘初期哄抬籽棉价格的亏,今年棉市又持续低迷,企业入市都很谨慎,再加上今年棉花质量确实不及往年,加工企业都是挑着棉花收购,所以导致籽棉交售进度放慢。
“加工企业都是以销定购,基本都是在挑着收,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棉花,很多加工厂开工不足,基本没怎么收购。据我所知,光新疆奎屯地区,就有1/5加工厂还没有开始收购。以前加工厂一天收80车花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今年有的加工厂10天才收了8车花!”曹会庆慨叹道。
据业内相关人士反映,目前,新疆巴楚、莎车等产棉区籽棉采摘进度在70%—75%,籽棉销售进度在60%—65%,有70%的加工厂开秤收购,不同植棉区域的棉农囤积着大量籽棉。但据业内人士推测,现在已经是10月下旬,棉花市场价格已成定局,决定棉农生存和棉企经济利益的终究还是棉花质量,所以,棉农还需要认清市场形势,棉价上涨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且随着中期籽棉大量上市,加工厂会严格控制收购成本,加强籽棉收购管理,以此提高皮棉质量。
另外,产业下游需求不旺也是导致加工厂收购谨慎的另一主要原因。目前,很多小纺织厂形势不好,基本都未开工,用棉需求量小,购买市场不活跃;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在上一轮技术改革后已经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高端纺纱设备,这就对棉花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28mm以下的棉花比重太大,40s及以上的纺纱基本都不会采购,”江苏盐城某厂采购经理说。据悉,从10月中旬开始,冀、鲁、江、浙及川渝等地的纺企就开始纷纷赴疆采购,但询价和现场看货之后,实际成交量不大,很多企业都表示今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业内人士预计,近期新疆棉公检有所好转,籽棉品质有所提升,轧花企业收购资金相对充足,籽棉交售速度将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