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躬身富民敢为先
——记“联耕联种”的创造实践者 江苏射阳县农业委员会主任戴亚生
□ 本报记者 王蕾 通讯员 陈乾峰 刘彬

戴亚生(左二)陪同程顺和院士指导联耕联种田块小麦生产。

 

摘 要

  农民“惜地”,如何破解? 2013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联耕联种”为支点的创新实践,在发展中跃升、在追赶中跨越 ——


    在江苏射阳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他的脚步总是行走匆匆、从不停歇,他的身影总是伴风随雨、从不疲惫,他的工作部署总是意念超前、从不守旧!在他的带领下该县连续5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县”……他就是射阳县农业委员会主任戴亚生。

    让更多农民满意,是他的执着追求,由他探索、实践推广的“农户+农户+合作社”的家庭合作经营新模式——“联耕联种”,实现了土地效益和农民收益“双提高”。

点燃“星星之火”

    2013年秋,戴亚生在射阳县兴桥镇青华村发现农民破除田埂,农户间联合耕种,解决了小田块秸杆无法还田、被迫焚烧(抛)的问题。受其启发,他将这种耕作方式提出并正式命名为“联耕联种”。

    “联耕联种”由村“两委”引领、农业部门提供服务,在持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农户自愿的前提下,由村组统一组织,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田间界址,破除田埂,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联耕联种”无需流转土地,收益主体仍是一家一户,防止了“老板”挤走“老乡”。“联耕联种”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江苏农业创新十大举措,被写入2014江苏省委、盐城市委一号文件。2014年秋播,盐城市推广“联耕联种”土地2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

    “联耕联种”涉及千家万户,为确保这项富民工程深入人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农委先后6次召开现场推进会、8次组织理论研讨、52次座谈交流、103次专题会,形成数十篇理论深度的调研材料;制作PPT,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全县229个农业村(居),开展500场次宣传讲解和指导;适时编印《农技信息》《推广手册》和十句口诀进行效益比较、解疑释惑,累计为农民授课近千课时。“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一笔笔细账赢得了农民真心喝彩,他们成为坚定的支持者,出现了洋马镇村村有试点、农户争着要求加入“联耕联种”的好势头,当年全县推广“联耕联种”土地面积8.4万亩。2014年“联耕联种”夏收小麦亩测产量1031斤,同比统计年报增加272斤,亩均产量超千斤,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认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联耕联种”是“稳定地权、协作经营”的模式,提升了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具有普遍意义,可以向更高水平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平滑过渡。

助力“燎原之势”

    “联耕联种”去掉界沟,使“百衲衣”式农田“积零为整”“多户一田”,创造了土地规模市场。射阳县农委通过算账对比、组织现场观摩、编印资料、培训和建设服务超市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用有为的服务换取了市场的活力。2014年,射阳县新增农机合作社64家、育供秧合作社21家、植保专业合作社16家,新建集中育供秧点128处,让种田从“一粒谷”到“一粒米”的全程机械化成为现实。2014年,射阳县农委还适时举办农机展览会,现场购机36台,签订意向合同318份。期间,大型农机具3次脱销,农机购置补贴两次告急,戴亚生3次到省农机局汇报,赢得了省农机局的倾力支持,两次增补射阳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80万元。2014年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金额6184.7万元,占全省4.8%、全市28.7%,购机补贴资金和农机增量均居全省第一。在“联耕联种”中,钵苗移栽、无人植保飞机等技术的应用,让当地涌现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富丰农机合作社通过一年多时间,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成为全省最大的农机合作社。

    “联”得越来越大,“合”得越来越好。对此,汪洋副总理作出批示:“群众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选择常常就是创造,如何将群众的创造变成指导全局的政策,这是我们的任务。”央视《新闻联播》以“江苏联耕联种,助农业快速发展”予以报道;《人民日报》以“江苏射阳分散田长出了规模效益”为题,并配以 “农民的创造最可贵”作为编后专题评论;《农民日报》以“亿万农户如何平滑过渡规模化?”为题介绍“联耕联种”。省内外已有200多个县(市)到射阳参观学习,湖北、安徽等省已将其推广实践。

    中央农办调研组认为,“联耕联种”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是在土地不流转的情况下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更适合约占全国耕地1/3的6.2亿亩平原宜耕土地的传统农区。

催开“富民之花”

    田埂一破别样天。“联耕联种”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悄然重组,统一了种植品种和布局,实现了农业集成技术的普遍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了秸秆无一焚烧全量还田,“大科技、大农机、大合作”带来的红利得到释放。如小麦采用统一机械条播后,播种量从人工撒播的20-25公斤/亩降至10-15公斤/亩,仅小麦一茬作物就节省种子成本40元/亩;去除田埂可增加土地利用率5%以上,有利于推行机械化生产,适合大型机械作业,大田块比小田块每亩节本省工近131元;除此以外,每年两季作物还可提高产量100公斤/亩,增加收益250元/亩。“联耕联种”的家庭经营模式,增加了买方在市场的主导地位,农资购买价格较以往大幅下降;而“联耕联种”也让规模种植下的农产品品质整齐度高且数量大,销售价格约提高5%—10%。

    戴亚生还通过组织开展“双百”行动推广“联耕联种”模式。即组织100名农技人员挂钩100个“联耕联种”示范地,指导一个百亩示范地。 2014年在水稻生长关键的7-9月份,连续6次降温、光照少于常年42.1%的极端天气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达到1309斤,比上一年同期年报产量增长4.2%。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是“联耕联种”整体推进村,正是由于农技人员在技术上给予“保姆”式指导,去年农民增加收益达300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使群众的参与意愿高度一致,今年全村6100亩耕地实现了“联耕联种”全覆盖。截至目前,射阳己出现了一批“联耕联种”万亩片,最大的一片达3万亩。

    今年3月21日,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组织专家学者到射阳县研讨“联耕联种”模式。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联耕联种”集中了其它规模经营的优点,符合国家政策走向,保障了粮食安全,保护了农民利益,门槛低、可复制、易推广,为传统农区在土地不流转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经营探索出了一条“捷径”。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