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目光中透着自信和干练,平实的谈吐中露出真诚和热情,沧桑的脸庞上留着坚毅和执着,他就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张佩华。2013年,张佩华担任千阳县联社主任,两年时间里,他带领千阳县联社在困境中突围、在逆势中崛起,将一个陷于逆境中的供销合作社领上快速发展之路。
负重奋进求突破
千阳县社有3个直属企业、5个农资专业合作社,还有10个基层社。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市场经济影响,千阳县的供销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长期处于停业状态。职工下岗流失、企业负债经营,日常运转举步维艰,陷入了停滞不前、难以为继的困境。在危难之际,2013年,张佩华被委以重任。上任伊始,张佩华就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对机关和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综合研判,掌握了现状;对干部职工开展民主测评,吃透了行风;聘请专业人员,对基层单位近3年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摸清了家底和经营状况。
“树倒猢狲散啊!”张佩华告诉记者,这就是当时的状况,企业和基层人员缺位,这是致命的问题。为此,张佩华对企业班子实行民主推荐,选出了一支合民心、顺民意的领导班子;对基层班子也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基层社的领导核心。“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摸排和改选这几项举措,使千阳县的社属企业和基层社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谋事。短短两年时间,千阳县系统走上了逆势增长、持续提升、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扭转了过去“领导占位子、企业守摊子、职工混日子”的局面,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资、助农增收。连续3年全县供销企业商品购销额年均增长20%,利润年均增长40%,跃居全市前列。
创新管理争上游
“面对效益下滑的现状,只有在思路上创新、理念上革新,企业才能焕发生机、扭亏为盈。”这是张佩华指导企业发展的总思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张佩华把盘活社有资产作为第一要务。针对基层社土地闲置、资金短缺现状,他把资产当宝贝,建立“一带一”的帮扶机制,即城区每个企业每年捆绑开发一个基层社,年帮扶投资不少于20万元,3年内实现全县供销企业全面升级;基层社年发展村级超市不少于两个。他将这项规定硬化、量化、具体化,写入年度目标责任书,年底捆绑考核,同奖并罚,一举救活了基层社。
千阳县城区社投资20万元,对张家塬供销合作社进行全面整修改造。全新的阵地已吸纳两户企业入驻,为城区社年增加收入10万元;县生产资料公司目前投资30万元,完成对柿沟供销合作社西沟分店综合商贸开发,该店的经营发生了质的飞跃……。 张佩华告诉记者,捆绑开发模式为基层社“强筋壮骨”,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既解决了部分基层社有社无人、资产闲置、资源浪费的问题,又拓宽了开发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收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盘活了社有资产之后,张佩华又开始为企业和基层社找寻外援。他把抓招商作为突破口,倡导全员招商。针对工业品公司城区区位优势,引进浙商投资3500万元新建千阳供销商城,巩固提升了县城什坊街商贸核心区地位;积极争取资金,在生资公司院内扩建县城蔬菜市场,吸纳城镇就业,成为涵盖全县、辐射周边的蔬菜批发销售的集散地,为企业年增加净利润20万元;利用草碧工业重镇优势,引进社会资本,投资700万元开发镇供销合作社,建设商贸餐饮综合体,引领县城副中心扩张规模;多方争取资金项目,对原供销大厦进行重新改造,配齐商贸设施,成为城区最具特色、人气最旺的商贸城,两年内挤垮了商贸系统的千阳商场。管理的创新,带来了效益的翻番,千阳供销事业发展步入了滚动循环上升的新时期。
“家有梧桐树,必有凤凰来。”在他的带领下,千阳县系统挖潜力谋发展、破瓶颈搞盘活、促营销增效益,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商贸物流服务。3年内,全系统购销总额突破3.4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以强带弱、捆绑开放”基层社资产的做法得到干部职工的支持拥护,成为当地行业发展的指南针,并在全省供销工作会上予以总结推广。
贴心服务树品牌
企业的竞争,核心在服务;服务优则口碑好,口碑好则顾客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张佩华和员工将“顾客为上帝”这一服务宗旨落到实处,设身处地为客商服务。围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主动上门直销,跟客商、合作社负责人面谈,问需求、签协议,统筹货源一站式配送,以真诚的服务、质优价廉的商品赢得了客户的口碑。2014年,为张家塬万亩苹果大镇建设及海升全球新技术苹果基地最低价提供化肥、竹竿、地膜等农资产品,为投资商节资20多万元、为县属企业增收610万元,实现了互利双赢。
张佩华指导基层社根据农资来源不一、采购运输成本大的实际,转变方式促销售,直接开展下地送货服务。由基层社提前采集供求信息,县联社尽早询价组织货源,依托县、镇、村销售网络,直接将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商品送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由于土地流转和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崛起了一批种植大户。顺应这一形势,他领导县社及时调整服务重点,对全县1760个种植大户造册登记、建立档案,定期预约上门服务。近年来,“坑农害农”行为层出不穷,农民群众伤透了心。为了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农村,他主动开展企地合作,与农资领军企业签订购销协议,实行“县统配、村统销”,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农资成本。群众以出厂价享受到便捷实惠的农资服务,在群众中树立了诚信企业、放心企业的新品牌。
张佩华敏锐把握市场经济走势,大胆尝试,启动电子商务建设,开展网上营销,包装、推介千阳农副产品。2014年12 月底,由县供销联社牵头以3 个城区公司为股东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陕西千誉电子商务公司。与上海贤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项,千阳的布艺、刺绣等产品已在1号店入驻销售,确定年线上销售额不低于500万元;与西安亿品柜达成合作意项,每年千阳特产销售额不低于90万元。2015年1月21日,千阳特产馆西安店隆重开业,进店商品7大类50多个品种,包含了全县90%以上的农产品,红萝卜、苦荞茶、羊奶粉、布艺工艺品等受到了普通市民和中外游客的青睐和好评。
2014年,千阳县系统完成购销额3.4亿元,同比增长20%;农资销售占到全县农资销售量的90%。至此,千阳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再回农业服务的巅峰。
以人为本办实事
企业员工关注的是效益,揪心的是待遇,期盼的是关怀。只有把员工当兄弟,大家才能心无旁骛跟你干。为了激活一潭死水,张佩华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在经营效益持续好转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让利于员工。
其一,建立工资增长新机制。县社明确提出,各企业负责人任期内,要保证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否则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去年,职工平均工资较上年增长16%,最高的达到4.7万元,大家在辛勤付出中得到了最大实惠。
其二,建立干部晋升新机制。开辟干部上升通道,男满55岁、女满45岁的企业负责人退居二线,对年富力强、创新实干年的轻人纳入后备干部,对能干事、会干事的同志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了人才培养梯队,让人人有希望、有奔头。
其三,建立职工关怀新机制。凡是政策范围内的实事好事,克服困难尽量落实到位。去年,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养老、失业、生育、医疗4大保险全部办理到位。同时,筹集资金,对退休人员生活费补差及60年代精简下发人员生活费统筹统发,建立了矛盾化解资金专户,每年筹资20万元,专门用于解决系统遗留问题。保障了职工的福利待遇,让大家真正体会了“我为企业争光、企业助我成长”的职业幸福感。
凡人名言
1.面对效益下滑的现状,只有在思路上创新、理念上革新,企业才能焕发生机、扭亏为盈。
2.企业的竞争,核心在服务;服务优则口碑好,口碑好则顾客来。
3.作为企业员工,关注的是效益,揪心的是待遇,期盼的是关怀。只有把员工当兄弟,大家才能心无旁骛跟你干。
人物档案
2013年,张佩华在危难之际被委以重任,成为了千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领头人。他通过领导班子调整,强化了基层社的领导核心;通过资产盘活,拓宽了系统的经营范围,增加了收入;通过品牌带动,让千阳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再回农业服务的巅峰。两年时间里,他带领千阳县社在困境中突围、在逆势中崛起,将一个陷于逆境中的供销合作社领上快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