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0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从饲草到羊肉 的产业链布局

□ 本报记者 邱 爽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1998年成立的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整合畜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羊毛、牛羊肉、粮食、油脂、饲草料五大业务板块的自治区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曾先后被评为“中国国产羊毛流通行业优秀龙头企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延伸上游:依托源头撬动未来

    “全国羊业养殖的省份不在少数,但无论是其羊毛还是羊肉的品质都难以超越内蒙古。为什么?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内蒙的草好!”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兼内蒙古自治区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鳞龙在采访中表示,饲草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不仅有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更有助于畜牧养殖的品质提升和广大牧民的经济增收。但就是这样一个朝阳行业,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牧王公司根据长期的考察和探索,在全行业率先总结出一套以草业为支点、撬动大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并于2014年7月7日成立了内蒙古牧和草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照推进牧草产业化、促进草原生态发展、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的经营宗旨,草业公司从收储加工着手,在主产旗县建立专业化的草业合作社和现代化的牧草加工厂,通过现代化的高温熟化、物理压块及制粒工艺,生产营养丰富、高温无菌、易吸收的有机牧草饲料,科学地提高牧区的养殖水平。经过科学的实验,有机牧草饲料较常规纤维饲料,可提高消化吸收率5%以上,奶牛产奶率提高10%左右,乳脂率提高0.2%,肉牛增重率提高20%左右。

    为形成羊肉、饲草两产业高度关联、相互支撑的格局,草业公司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草原的五大牧场进行产业布局,依傍母公司已有的羊肉加工企业,在锡林郭勒盟完成两条日处理牧草100吨的加工生产线的选址、建设工作。如此一来,草业公司通过对接中科院、中国农大、内蒙农大,建立牧草分析实验室,繁育优良牧草种子,能够对当地牧草的品种、品质、数量做出科学评估,以改良低产低效能的牧草,不仅可以在草原现有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牧草产量,还能对逐渐退化的草原进行改良,不断提高牧草品质,扩大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根据目前内蒙古不少盟区已经建立起数量可观的、各式各样的饲草专业合作社(如草业种植合作社、打草专业合作社、捆草专业合作社等等)的基本情况,草业公司还将为这些初具规模的草业合作社提供一个互联互通的平台,一方面向这些合作社提供商流信息,另一方面为其相互对接提供资金结算、仓储物流等服务。“合作社的成立仅仅促进了饲草业的产业化程度,草业公司则将通过专业化的运作,不断提升饲草业的组织化程度。”张鳞龙补充道。

    拓展下游: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据测算,农牧民育肥一只羔羊,大约需要3-5个月、市场价格在700元左右,而通过市场交易并经外地肉食品加工厂简单加工后则能够迅速增值至1200元左右,可以说仅此一项农牧民直接损失500元。作为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我们必须与牧民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产业链整合将更多的市场利益向农民倾斜!”张鳞龙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牧王公司以产销对接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养殖加工、仓储物流、终端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的战略决策,使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组织和企业有机聚集在一起,在减少流通环节的同时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

    在上游,牧王公司通过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络,大力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牧业和产权入股等方式,不断吸纳整合家庭牧场及专业合作社的养羊资源,建设以龙头企业为纽带的大型肉羊联合体,形成了稳定的草原高端肉羊供应体系;在中端,牧王公司积极参与当地行署推进的可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公司已有20%的羊拥有“二维码身份证”,从该羊产出的各类商品经扫描之后均可查询到从出生、饲养到屠宰、加工、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在下游,牧王公司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积极建设终端通路,在内蒙地区通过自主搭建销售网络体系的方式建立100多家品牌直销店,在全国范围内则主要通过组建餐饮公司开设“塞北羊”连锁品牌专营店,将公司羊肉直接送上市民餐桌。

    通过产业链整合与拓展,牧民不再担心销路难题,大幅减少了不规范养殖造成的品质下降问题;市民不再顾虑食品安全,免去中间商的直营销售终端,能够实现草原与餐桌的无缝对接,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价格,使中低端消费群体也能享受到来自内蒙古的高端品质羊肉。“通过全产业链的模式,牧王公司在解决‘卖贱买贵’难题的同时,还实现了为农服务与为民服务的双丰收。”张鳞龙补充道。

    今年年初,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推进社有企业并购重组,在农资、棉花、粮油、鲜活农畜产品等重要涉农领域和再生资源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推进跨区域横向和跨层级纵向整合,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精神,牧王公司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羊肉业集团公司,意在通过新建、重组和并购现有肉类加工企业的方式,整体提升锡林郭勒盟畜产品产业化水平,打造锡林郭勒盟羊肉高端品牌。

    名词 解释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产业链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向前后不断延伸,通过对产业链各环节实施管理,针对产品安全,实现全程可追溯过程。最终通过产业链延伸产生效益链,产生种植、养殖、加工、品牌与服务效益1+1>2的放大效应。

    观 点

    空间布局应依据 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

    □  王健 张正河

    农产品加工业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与我国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十三五”期间,需要结合我国区域生态资源禀赋,通过前瞻性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在区域上划分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的主导模式。

    根据我国国土区域生态资源特征和经济发达程度,可将我国分为4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即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丰富区、农业优势主产区和沿海与都市区。

    生态脆弱区通常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资源有制约性短板,如高寒地区的主要限制性生态资源是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再比如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短缺是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在生态脆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第一、三产业引导第二产业的策略为重点。以环境资源保护性挖掘和开发为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结合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第一、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既有利于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又能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生态资源丰富区通常光、温、水、土、气以及生物资源等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优美,但往往因为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在此类区域要因地制宜,以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农产品加工业及三产融合的布局。这一区域尤其注意开发优势景观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有机结合,相互拉动,形成第三产业联动一、二产业的模式,实现生态资源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

    农业优势主产区通常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经济相对发达,该区域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一、三产业。通过第二产业的老大拉动,对第一产业(大种植、大养殖)进行产品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以企业为主导,衔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地加工的发展模式,通过第二产业带动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沿海与都市区通常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该区域农业发展具有功能多样化特征,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态、旅游、休闲、教育、科普等多种服务功能转变,要结合农业多功能性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观光采摘、生态餐厅、旅游休闲、保健养生、优特农产品加工等以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融城镇化和现代服务农业为一体,拓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空间,提升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