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业部网站近日刊登消息称,近年来,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持续性变化将直接改变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变化是,我国小麦越来越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业部对于当前小麦生产发展的趋势有很多积极的判断,也有一些相对来说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从积极情况来看,小麦生产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小麦商品率和流通效率不断提高,我国面粉加工业已进入加速兼并重组时期。
从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来看,我国小麦的消费总量是稳中趋增,变在结构。小麦生产的环境约束不断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使得耕地、水等农业资源持续向农业外部转移,小麦生产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
过去10年,我国小麦生产基本上是恢复性增长,目前只有3.6亿亩,比1997年减少9千万亩。用水方面,农业是我国全社会用水大户,小麦在农作物之中,又是用水大户,面对比土地资源更稀缺的水资源,我国小麦生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约束,特别是华北等水资源最为短缺的主产区,小麦生产也将面临更大挑战,甚至在一些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必须通过开展小麦退耕、修耕来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小麦越来越缺乏国际竞争力。人均水土等资源短缺是亚洲生计型农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而且是很难改变的。过去10多年来,除了全球粮食危机期间,国际小麦价格高于国产小麦价格外,其余大多数时间,国产小麦都是缺乏价格优势的,而且国内外价差越来越大,特别是2014年5月份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而国内的优质麦价格则呈现稳中略长的趋势。到岸税后价较国内价差不断扩大,今年1月下差是每吨899元,6月份升至每吨1136元,国际小麦价格优势不断增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国内外小麦价差将长期存在,而且价差也不断扩大,未来我国的小麦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张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