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10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来给土地做“保姆”
——记安徽省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素兰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她曾是时尚的播音员,却选择了与土地相守;她是下岗职工,却从没停下过创业的脚步;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却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出了最美的乐章。她,就是安徽省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素兰。

    给土地做“保姆”

    韩素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几乎没种过地。1981年起,她一直在基层做妇联主任兼播音员。1994年,她转入了供销合作社,成为了宿州市北郊供销合作社的一名普通职工。那时的供销合作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时的韩素兰,也是激情满满。然而,1997年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韩素兰从供销合作社下岗了。

    下岗后的韩素兰并没有气馁,她利用在供销合作社做业务员的经验,带领13名下岗职工开起了农资销售店。起初,农资配送中心经营困难重重。没有资金,韩素兰就用自己的房产抵押借款;没有货源,她就以代销的形式运来农资。农资配送中心在发展之初,就是这样拆东墙补西墙,负重爬坡。但是,韩素兰就是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在她的带领下,仅用了5年时间,就在全市组建了487家农资连锁店、两家直营店和13家村级综合服务部。

    韩素兰以为,也许自己的创业点就在农资上了。可是,2007年,韩素兰的创业路发生了变化。那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做了很多年农资销售的丈夫一个劲鼓动她:“宿州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何不成立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专门种粮?”韩素兰想起现在村里很多青壮劳动力都在外地打工,在家留守种地辛苦劳作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农田疏于管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现象。她想,也许自己应该尽点力来帮助乡亲们好好种地。

    2008年4月,韩素兰担任理事长的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了2000亩土地进行种植。3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除去流转土地的280万元,再买完种地需要的农药、化肥和机械,连请人工都成了问题。若遇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民的租金都无法支付。这样下去,合作社难以持续发展!韩素兰是个爱琢磨事情的人,她想着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集约化科学种植之路。

    是不是可以学学人家开幼儿园的做法?“皖北人惜地,土地就像各家的孩子。我们就来给土地做‘保姆’,让农民把地交给我们耕种、管理。一年下来,地和地里的收成都是农民的,我们只收取‘保姆费’。这样一来,农民可以对土地撒手不管,我们也可以把流转土地后的资金节省下来用来请专家、买机械。来托管的土地越多越集中,我们越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种植,减少成本增加亩产。”突然闪现的灵光,让韩素兰兴奋极了。

    让农户放心的“田保姆”

    贮存;“三不变”,即原有种植结构不变、原有土地经营权不变、产品归属不变。紧接着,为了做好“全托式”托管,韩素兰把合作社分成了4个部和1个室:农资供应部、农技指导部、农机服务部、植保服务部以及综合办公室。分工细化,让土地管理更加便捷,收益也更加明显。化肥直供田间地头,不仅安全可靠,价钱还比市场上便宜20元;聘用的种植专家,让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有了一整套计划;病虫害防治、抗旱排涝、农资供应、技术培训、信息推送、机器收种……系列化服务,让韩素兰离心目中合格的土地“保姆”目标越来越近。

    这几年,韩素兰的合作社发展很快。在“托管”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要针对生产环节中的一项或多项服务开展“菜单式”服务。比如,到了收获季节,合作社之外的农户需要使用机械,合作社就将机械以较低的价格租给农户使用;若田地需要灌溉,合作社就提供灌溉服务等。

    2010年,韩素兰开始尝试着推行“土地托管”的形式。刚开始,韩素兰选择了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但是,问题来了。每到分红的时候特别麻烦,统计土地的产量成了大问题。因为合作社是按照合同规定数外多余的部分进行分红,但是“这部分”的数量却常常产生统计上的分歧。韩素兰知道,这种方式不可行,还得改。

    在不断的摸索中,“五统一,两分散,三不变”的托管模式终于成型。“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耕、机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收;“两分散”,即分散晾晒、分散

    “田保姆”的大打算

    2012年4月,为了更好地调度资源,韩素兰把同行业(种植)和不同行业(农机、植保等)的18个专业合作社、16个家庭农场接纳进来,组建成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真正把种植、农机、植保、科技培训、农资供应、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服务融为一体,成为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农民技能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农资连锁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联合社。

    2013年,联合社承接了马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流转2000亩土地生产玉米饲料项目。紧接着,又承接了某企业的1万亩大豆繁殖项目。韩素兰知道,随着联合社的发展,主动来寻求合作的企业和项目还会越来越多。但是,韩素兰不敢把土地托管的步子迈得太大。土地流转要适度规模,只能慢慢推广,才能减小农户和合作社双方的风险。今年,韩素兰打算把全村的土地都纳入到合作社的托管中,慢慢再往全乡推广。

    韩素兰工作虽然忙,但是,她总是处处想着社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13年上半年,她看到托管村每逢阴天下雨,村民出不来也进不去。她自掏腰包,拿出1万多元把进村的路铺成平坦的砂石路。人们都夸赞她的仁义之举。她却说:“我是农民的女儿,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没什么。”

    在她的带领下,“种田全托管,服务全包揽”的“田保姆”名气已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加入合作社,把土地交给她托管。韩素兰知道,她离自己既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