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4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追求精细管理 服务县域经济
——山西省绛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经营理念纪实
□ 任 卉 姜颖颖

 

    山西省绛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立足三农、面向县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创新经营理念和金融产品,为社会各界提供全面、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地服务农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推进管理规范工程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快财务运营管理。该联社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本着“依法合规、预算控制、分类管理、合理节约”的原则,杜绝不合理费用开支,控制负债业务资金成本,优化负债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行严格的财务预算管理,科学编制业务收支预算、业务及管理费预算、资产减值损失预算及各项税金预算,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行严格的固定资产购建与处置办法,确保固定资产购建处置程序合法、合规。

    加快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该联社继续整章建制,完善业务流程,明确风险节点,夯实内控管理基础,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根据联社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科学估计对各类风险的实际负担、动态变化和关联关系,建立涵盖农信社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别,并保证连续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着力打造案件防控新模式。该联社坚持“严查处、强服务、提质效”原则,从合规稽核向风险稽核转变,从为管理而稽核的“事后监督”向对管理进行稽核的“综合评价”转变;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解决好来信来访问题,关注舆情风险;根据发展实际,梳理、完善各项制度,该修改完善的修改完善,该废止的废止;及时做好合规风险提示,进而促进内控建设,提升内控质量,确保安全营运、稳健发展。

    推进形象提升工程

    打造农信的响亮品牌

    加快完成网点改造和自助机具的配置。该联社2015年内要完成网点改造工作,确保全部网点设施达标;要加快自助银行布局,年内实现16个营业网点ATM全覆盖、在县城居民密集小区布放离行式ATM;要加快提高辖内农村地区金融普惠度,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升级。该联社不断巩固服务技能培训效果,通过推进网点转型、深化客户体验,开展服务评审、完善服务体系,评选服务标兵、激活服务内力,强化服务考核、固化服务流程等措施,力促服务水平和服务形象再上新台阶。

    积极拓展宣传阵地。该联社充分利用报刊、微信平台、网站、户外广告、出租车LED等媒体,加大对农信社的宣传力度,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信品牌。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该联社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积极发放下岗再就业贷款、助学贷款,参与赞助消夏艺术周、道德模范评选、3·15宣传等,全面提升农信社会形象。

    推进队伍建设工程  

    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狠抓党建工作。该联社牢固树立党建的“主业”意识,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党建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此外,该联社还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有关要求,持续有效地破解“四风”问题,促进全县农信社行风社风明显好转、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品质,筑牢思想防线,形成遵规守纪、敬业爱岗、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环境。

    优化职场环境。该联社打通职务晋升和薪资晋级两个通道,切实让品德好、能力强,勤奋上进、业绩突出的员工走上领导岗位,不断增强中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同时加大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分层级选拔推荐优秀员工,进入“储备库”和“蓄水池”,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历、强化培训、重点培养、加强历练,积蓄后备力量,打造后续梯队。

    调整薪酬管理模式。该联社强化绩效考核力度。对基层网点薪酬按照“年初核定、总额控制、考核计发”的原则,针对每个岗位职责分工及贡献度合理确定岗位薪酬。每季度终了,人事部门根据各网点的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到网点,由各网点考核到人。同时,实行薪酬向一线倾斜制度,拉开一线人员和机关员工的薪酬档次,提高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该联社通过“农信之春”文艺联欢、“颂信合、展风采”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评及各类文化活动,为员工提供充分的才华展示平台。同时通过各类竞赛、文体活动、年度表彰等发现人才、塑造人才、表彰人才,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正能量,提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精细化管理流程模式

                    加快财务运营管理

                    不断优化负债结构

                    健全科学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打造案件防控新模式

                    打造农信品牌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