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7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支持实体经济不是简单让银行多放贷

□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王兆星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不是简单的让银行更多地放款,甚至是不顾风险,更多地给困难的企业放款,而是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过程当中,在防范风险、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要为那些符合结构调整、符合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使中国的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健康轨道,就必须要进行变革。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不是简单的让银行更多地放款,甚至是不顾风险,更多地给困难的企业放款,而是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过程当中,在防范风险、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要为那些符合结构调整、符合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但是,这也绝不是银行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因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仅限于银行,更不仅限于银行信贷怎么样来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现在银行信贷在全社会融资当中也刚刚接近一半左右,也就是说银行信贷之外,还应有更多的融资渠道来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包括中央银行采取更稳健的货币政策来稳定货币,也包括监管当局采取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来建立一个稳健、安全的金融市场环境;同时,还包括提供一个具有更好流动性的公平竞争环境。此外,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不仅限于资金的支持,同时也包括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如清算、支付、结算、交易等。

    金融业如何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首先,对融资难、融资贵要有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融资难、融资贵,既有整个国际经济环境的问题,也有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问题,还有企业自身管理、经营以及自身产品竞争力的问题。所以,银行在改善自身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是需要下工夫去做的。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有的企业都能很容易地获得银行的贷款是不可能的。银行有银行的贷款标准、发行债券有发行债券的基本条件、股票融资也有股票融资的基本条件、私募基金也有它投资的基本标准,一定会有一大批企业不能满足这些条件,而不能够便捷融资,出现融资难的问题。

    其次,融资贵有市场和历史的背景条件。现在我们已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中,由于资金供求的作用,利率随着供求来进行调整、波动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在传统银行信贷之外,还有很多影子银行,他们没有什么利率管制,更多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所以这种利率价格就会更高。很多企业达不到贷款的标准,会寻求影子银行融资,就要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另外,现在企业的债务杠杆也达到了历史较高的水平,较高的债务杠杆既降低了满足融资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为了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不能限于银行信贷这一条渠道,还应该有一个“大金融”的概念,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金融机构来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同时也增加市场的公平竞争。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增加有效的资金供给增量,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包括发展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发展各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租赁市场、金融消费市场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