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天棚·鱼缸·石榴树

□ 崔岱远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听了这两句话,您一准儿能想起咱老北京安详和睦的四合院。天棚我从没见过,鱼缸,我小的时候院子里还有。影壁后面的青瓦鱼缸里面养着几尾红帽子和墨龙睛,终日里优哉游哉地游着,任凭那缎子般的尾巴在嫩绿如绒的水草间飘荡,搅开那一盆宁静与寂寞。

    石榴树,是我所钟爱和思念的景致。记忆里我家的石榴树就种在屋门口右手边。那是一棵冰糖石榴,大概是因为经常用淘米水和洗肉、洗鱼的水浇灌的缘故,那棵石榴长得非常壮实,碗口粗的枝干奇崛苍劲,盘曲着攀到了房顶的灰瓦上。密实的小叶子浓绿光洁,随风摇曳出轻柔的婆娑声。端午过后,天渐渐热了,石榴树也一天天繁茂起来,可以长成一个天然凉棚,把整个屋门掩映在树阴底下,让出出进进的人避免了烈日的烘晒。花开时节,蜜蜡般润泽厚实的花托上翻吐着褶皱的橙红色丝绢,金蕊微露,火焰般点染在密匝匝的绿叶之间,宛如一尾尾灵巧的金鱼,游荡在如波的绿丛里。夏天的雷雨会让油光墨绿色的叶片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片片花瓣飘落,弄得一地嫣红姹紫。

    秋凉了,一个个拳头大小、圆润饱满的大石榴压弯了树枝,像一颗颗涂了蜡的宝石球随着阵阵秋风摇来摆去,让人看着垂涎欲滴。不过,房顶上的石榴更多。收获的时候,几个叔叔要搬梯子上房去摘,一摘就是一大桶。那石榴皮很薄,只要轻轻一掰,就可以看见一颗颗晶莹剔透、排列整齐、玛瑙般粉中透白的果粒了。抠出几颗放进嘴里,顷刻间,那酸甜甘爽且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奶味儿的汁液顺着牙缝一直渗进心里。怪不得古人把甜石榴叫做“天浆”呢!虽说吃起来有些麻烦,但和所有美味一样,越是吃着麻烦越觉得回味无穷。

    北京的石榴品种很多,可谓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直接栽在地上用来吃的除了我家这种水晶石榴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一种灼若旭日的红石榴,籽粒红得发紫,看起来非常漂亮,不过吃起来却有些偏酸。另外还有种在花盆里专供看的月季石榴,一年可以开花好几次。墨石榴也是专供看的,枝细叶嫩,颜色紫黑,相当别致。

    北京人钟爱石榴,除了花艳果甘,喜庆可人之外通常的说法是因为这果子籽多,象征了多子多福,红红火火的日子。我倒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尽然。籽多的果子多了去了,为什么四合院单单和石榴这么结缘呢?道理在于它还有一层寓意,就是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千百颗籽粒和睦有序地团聚在一个果实里,象征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底住在一起,这和四合院的内涵再一致不过了。

    长大以后,我随父母搬到了西城的楼房,不过每次回去,我都要特意摸摸那棵伴我长大的石榴树,看一看小时候用小刀刻在上面歪歪扭扭的字。后来几个叔叔也陆续搬出了院子,只有一个叔叔还住在那儿。每年中秋前后他都会送十几个大石榴过来。我每次都要先迫不及待的连吃几个,品尝那期待了一年的甘美,也回味着童年的味道。然后留起来两个舍不得吃,一直留到春节,再掰开那发黄的石榴皮,慢慢品味一颗颗带着粉红、冰清玉洁般的水晶豆子。

    后来南池子一带拆迁改造,我家的院子消失了,那个叔叔也搬迁到了四环以外。本来说是那棵树可以作为景致留着,可我特意去找过好几次,却怎么也没找到,只留下一树摇曳的石榴影悬挂在我心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