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零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集中于退货问题, 大量退货商品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商品破损、少配件、因单据问题或交接不清产生的损耗增加,做到账实相符率100%也相当困难。
对于规模小的零售企业而言,少数退货量大的单品可以做特价/促销处理。 但是对于几十家门店、一个月的退货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来讲,大部分供应商的退货量都相当大,特别是一期海报结束后,大量海报商品返配到配送中心集中退货, 因退货供应商多、单品多、量大,不可能所有的商品都能做特价处理,毕竟卖场的资源有限。
即便是采购与供应商谈好特价处理后,配送中心将退货商品再次调拔到门店销售,由于门店不重视,或根本不陈列,调来调去的结果是退货商品没有得到处理,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因此,笔者建议参考一下做法。
制定门店退货商品管理规定
供应商直送的商品由门店直接退货,不得返配配送中心,与采购制定哪些供应商直送门店,哪些供应商送配送中心,并通知分店,由分店按该规定严格执行,否则由责任人支付相关费用。
制定返货回配送中心退货商品的范围,如包括促销商品、编外商品、清转场商品,其它商品禁止返配,门店所有退货必须经采购和配送中心退货管理人员双方严格审批。
协议约定供应商不承担退货的商品,必须要求供应商承担一定的残损费用指标,这类商品直接由门店自行报损销毁处理,费用超标由门店相关人员买单。
门店返配商品控制
根据门店销售及店面大小,制定门店返配率,约束门店。
制定商品品类返配率指标,例如食品百分之几,洗化、日杂、家电、针纺分别为百分之几,以此对采购品类经理考核,约束盲目采购行为。
制定门店商品返货时间,对门店数量相当多的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相当重要,使每天配送中心接受到的返货量均衡,合理组织人员进行核对、分拣返货。
在供应商的采购合约中,对于新品要约定试销期,不合适宜的商品及时淘汰,这样供应商也不会过于被动,企业也可掌握主动权,减少滞销品种造成退货可能性的增加。
新品引进后必须有专人负责跟进分析销售、库存管理,超过一段时间销售不理想,采取淘汰集中退货。
配送中心退货库存控制
1、及时与供应商业务人员沟通退货,并将量大商品及时返配给采购处理;
2、利用供应商预约送货时间制定退货计划,包括日退货供应商数量,金额,并跟进计划完成;
3、利用海报期前供应商送货较多,知会门店按供应商集中退货,尽量避免今天退一点,明天又返回一些,一直退不完的局面,减少退货商品积压,降低库存。
人员管理
在退货体系中,人员管理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首先要完善退货环节的考核。
退货要纳入到考核店面与采购人员的绩效之中,以合理的指标约束退货数量,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同时配套合理的销售指标和库存指标,避免门店为了减少退货而影响销售或者积压不良库存。
其次,提高采购人员的采购水平和素质水平,严格管理新品引进,提高门店消化能力,这是解决退货问题的主要方法。
总之,退货的管理水平是体现一个零售商内部运作水准的重要体现,对于零售这样一个非暴利的行业,靠差价和商家费用生存为主的行业来讲,向管理要利润,比向营运要利润更为重要,更能长久。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