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记者博客:选 择

□ 本报记者 马 悦

我用纸和笔传递着这份美好积极的农金力量。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我坚信,即使再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行程。

 

    “为什么会选择在农信社工作?”

    “为什么会选择在大山里担任信贷员?”

    “为什么会义不容辞地选择坚守在这个地方?”

    ……

    那么多关于选择的问题,反复被记者思考和提问着,哪怕有时候答案可能平淡无奇,却表达着一个群体的坚守。

    同样,在成为记者这段路程中,我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做‘三农’记者这个职业?”一个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原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相对轻松的工作。

    但是为什么最终我会选择做一名记者呢?真的只是因为对记者光环的憧憬吗?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这样做值得吗?在前行的路上,我有时也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于是,在开启记者生涯的同时,我也开始了对“选择”的自我探寻。一次又一次下基层,走访各地农村信用社,采访那些受到信用社帮助的农户们,寻找着最美乡村信贷员,同时也在寻找着我自己内心那份期待已久的答案……

    “虽然我是残疾人,但是我选择靠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王继海是山东莒县的一位农户。由于身体先天残疾,他饱受生活的压力和异样的眼光。然而,当他鼓起勇气去银行贷款时,却三番五次被拒绝。好几家银行的不信任,让坚强的他也不由心灰意冷。

    “还好农信社肯定了我的选择。”王继海最感激的人是莒县联社信贷员尉伟,“他帮我选择好项目,帮我申请贷款,一路扶持我创业,让我重燃对生活和自我选择的希望。”采访当天,王继海开着三轮摩托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用汗水实现了自己的选择。

    王继海只是尉伟帮助过众多农户的一员。一天的跟踪采访,我与尉伟一起走村串户进行贷款调查,村民们老远便向我们打招呼,同时递上甜甜的西瓜。他们都曾因农信社的贷款而受惠。

    这就是信贷员尉伟的选择。尽管一路感受着颠簸的土路,呼吸着飞扬的灰尘,在毒日头下流着豆大的汗珠,乡村的一切似乎都贴着“艰苦”的标签,他却始终保持着热情和真诚的工作态度。“既然喜欢就选择,既然选择就无悔,既然无悔就坚持。”关于选择,这位最美乡村信贷员给了我最好的答案。这份选择让他感受到农民的真诚,感受到人生价值的体现,感受到付出的值得,他质朴的脸上折射出的是无怨无悔。

    采访的路上,我认识了很多做出同样选择的农信社员工。他们有的在农信社扎根基层好几十年,有的在大山里一待就是一辈子,有的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有的牺牲在放贷路上,有太多太多的农金人为“三农”服务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选择的这份职业构成了乡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看着这些“坚持自己选择”的人,回想起当初的疑惑,我很庆幸我的选择,幸运地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职业。虽然“三农”记者经常下基层,工作很辛苦,但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充实着我的经历,让我时常处在感动和温暖中,影响着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给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在行走间,我激情饱满,张扬个性;在采访中,我思绪飞扬,发挥潜能。农金人选择了一份承载着责任心的工作,而我则用纸和笔传递着这份美好积极的农金力量。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我坚信,即使再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我的一时选择,定会一生坚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