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贸促要闻


 

内蒙古巴彦淖尔:特色农产品挺进国际市场

    本报讯 进入8月下旬,是河套地区出口型农产品番茄和青红椒采摘的旺季。内蒙古巴彦淖尔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内,金黄色的辣椒堆满了院子,社员们正按照标准精挑细选装箱起运。据合作社负责人魏玉海介绍,今年,该合作社与山东一家企业签订了800亩的大棚彩椒种植合同,生产的彩椒全部出口到日本,每亩彩椒纯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较普通农产品效益高出近10倍。

    按照自治区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要求,巴彦淖尔市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特色出口型农业,积极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番茄、脱水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漂洋过海”,走向国际大市场。

    2012年,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外贸出口完成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出口品种从番茄、葵仁、脱水菜、绒纺发展到肉食品、面粉、有机枸杞、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国际市场。

    巴彦淖尔市在坚持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从有机食品认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全市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8家、绿色食品产品105个;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91.8万亩、养殖规模26.2万头(只);获得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5家,有机食品产品18个;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7.3万亩、养殖规模1.6万头(只)。

    当前,巴彦淖尔市正加快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园区建成后,将与天津港实现区港一体化联动,实现农畜产品出口“属地申报、电子对接、天津港放行”目标,为巴彦淖尔市绿色农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快捷的大通道。

    (韩继旺)


安徽砀山:50万公斤皇冠梨出口创汇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砀山县园艺场水果交易市场格外繁忙,一些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果农正忙着将刚刚采摘的品质好、标准高的皇冠梨集中装箱过磅,等待发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 

    砀山县是闻名中外的水果生产大县,皇冠梨则是当地的特色水果。去年9月,在北京国际农博会上,俄罗斯等国家的水果客商品尝砀山参展的皇冠梨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先后有5个国家7个城市的水果商与砀山县9个水果专业合作社签订了70万公斤的皇冠梨购销协议。目前,该县已有50万公斤优质皇冠梨通过连云港、黑河等港口出口到俄罗斯等国。

    (黄伟 段晓静)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