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东梅州:蜜柚品质提升为何出口遇阻?


 

    8月的广东梅州,作为全国第二大蜜柚出口基地,正是忙碌的时节,2013年第一批出口蜜柚采摘加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精心呵护 蜜柚品质提升

    走进柚园,满眼的蜜柚长势喜人。用一个个纸袋精心包裹的蜜柚如同果农的孩子一般被精心呵护着。广东梅州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棵棵树上的结果数、成熟度、病虫害等情况仔细检查。据介绍,今年的蜜柚经检查,往年较常出现的溃疡病、橘小实蝇、蚧壳虫病都未发现,而近年来屡被欧盟严格检查的黑斑病也出现得很少,有的整棵柚树都未检查出有患病的蜜柚。蜜柚质量显著提升。

    随后,检验检疫人员又来到蜜柚加工厂,对采摘待包装的蜜柚和已经包装好的蜜柚进行抽样检疫,检查病虫害情况,并抽样一些蜜柚带回复检其农药残留量,防止出现不合格的蜜柚流入出口市场,影响梅州蜜柚出口。随着近年来欧盟技术壁垒的不断增加,对于蜜柚的检测也更加严苛,因此落实蜜柚的药残检测和及时发现病虫害更有利于保障企业和果农的利益。经检测,今年第一批出口的蜜柚药残量和病虫害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销售进退维谷 柚农难展欢颜

    虽然蜜柚品质提升,可是从柚农们的身上却很难发现收获的喜悦。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和蜜柚品质的更加注重,今年梅州蜜柚的产量相对于去年略有降低。产量的降低和质量的提升,本应意味着蜜柚在出口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梅州蜜柚常年没有固定的出口客户源,大宗客户一直都掌握在福建许多蜜柚厂商手中,他们从梅州收购蜜柚然后再和当地蜜柚一同进行出口。由于今年梅州蜜柚整体减产,而质量又稳定提升,柚农自然希望自己的蜜柚能卖个好价钱,但福建蜜柚厂商的收购价格却普遍偏低,这样的价格在柚农看来只能略微保本,因此诸多柚农仍处在观望之中,希望通过交涉能提高蜜柚收购价。但时不待人,全国蜜柚最大出口地福建平和琯溪蜜柚也进入了销售期。如不率先抢占市场,随着琯溪蜜柚的大量产出,市场上的蜜柚势必进入饱和状态,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这进退维谷的尴尬境遇,梅州的柚农非常苦恼,卖,仅够保本;不卖,只能让蜜柚积压。一位柚农无奈地表示:“如果价格不变,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赶紧卖,总不能让它烂在树上吧!”尽快尽早出售抢占出口市场成为当下梅州蜜柚销售的唯一出路。望着一车车从加工厂里开出的蜜柚货运车,柚农们心中五味杂陈,有高质蜜柚出售的欣喜,也有低价销售的无奈,还有对明年蜜柚销售的憧憬和希望。

    做好当地品牌 积极拓展销路

    蜜柚品质的提升让人欣喜,而销售的困境让人无奈。梅州蜜柚的发展状况值得深思。脚踏实地耕耘还需要仰望星空的思考,若想今后销售不再面临当下的困窘局面,梅州蜜柚继续发展做大做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缺少大宗客户源无疑是制约梅州蜜柚发展的一大原因。虽然经过这些年的经营,梅州蜜柚也积累了一些客户,但大多都是零散的,订货量也不大,上规模的更不多。而梅州蜜柚的出口主要还是通过提供货源给其他厂商,通过拥有客户源的厂商再转手出口。这样的方式不但运输成本很高,而且梅州柚农所能得到的利益空间也变得非常狭小。只有拥有自己的客户群,实现采摘、加工到出口一条线操作,才能真正打造梅州蜜柚产业链形式,才能从资金积累到销售再到扩大再生产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切实拉动梅州当地蜜柚品质的提升。

    缺乏大品牌也是限制梅州蜜柚出口的因素之一。梅州蜜柚的品质和口感俱佳,但是没有一个大平台进行推广很难形成集群效应。梅州蜜柚并不欠缺品牌,“星泰奇”、“太子妃”、“木子李”这些品牌的蜜柚都是梅州蜜柚品牌的代表。

    据了解,这些品牌的柚果在欧盟各大超市的售价比一般的柚果价格高,销量也更好,这证明了梅州蜜柚的品牌发展有着巨大潜力。但是梅州的蜜柚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大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品牌缺乏推广助力,不被人熟知还是很难拥有更大的消费群。只有将品牌的效应进一步发挥,通过蜜柚的质量引领蜜柚的销量,通过实体店和展销形式,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营销宣传,才能将梅州蜜柚这一品牌形象更好地推广,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深加工相对缺乏也是影响梅州蜜柚发展的一个因素。深加工的良好运作能让蜜柚的价值成倍增长,能给柚农和加工厂商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过去,当地的企业也对梅州蜜柚做过一些深加工的尝试,如柚味果冻、蜜柚酒、柚皮糖和柚味果汁等,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资金投入较少,未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推广力度不够,消费者认可程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梅州蜜柚要做到进一步深加工,关键是要找到生产研发和消费者认可之间的契合点,从而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而深加工柚子茶的畅销证明了只要找到相对应的契合点,那么必然能实现销量和口碑的双赢。

    (吴 忠 胡 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