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内外订单增多 纺企关注进口纱


  中国棉花信息网记者与国外参展纺企交流。   中国棉花信息网供图

  中国棉花信息网专稿 第十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于3月27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本届纱线展分为1号和3号两个展馆。1号展馆主要为国内参展企业,展示产品以纯棉系列、化纤与混纺等新型纱线为主,其中纯棉系列主要以高支纱和紧密纺为主;3号展馆为国外参展企业。

  据中国棉花信息网了解,多数参展企业反馈棉纱订单情况尚可,国内与国外订单都有增加,4月订单已基本接满,目前工厂的开机率多数已经达到100%。春节过后,很多公司都调整了纱线报价,调整幅度比较大的是使用长绒棉的60s以上的高支纱,幅度达1000-2000元/吨,中低支纱线价格鲜有调整。      

  据企业反映,目前除了高支纱比较好销外,中低支纱需求也比较旺盛,有一部分国外订单重回国内。随着进口棉、进口纱线价格调整之后,与国内差价缩小,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但多数企业对后市并不看好,因为目前下游客户对调整后的纱线报价还需要一个观望的过程,很多客户都认为这种市场回暖的迹象只是昙花一现,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并不急于下单。另外,企业认为此次订单转好与当下正处于纺织旺季有着很大的关系,4月过后的纺织市场会重新回归清淡局面。也有少数企业表示即使当下处于纺织旺季,但企业订单情况仍旧不尽人意,对未来市场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由于参展企业多以高支纱线为主,原料以长绒棉和高等级棉为主,而国储棉之前投放主要以低等级陈棉为主,所以很多企业都表示并没有参加国储棉竞拍,期待日后能投放更多高等级棉。 

  据企业反馈,目前进口纱对国内纱线冲击的品种主要还是40s以下纯棉纱线,他们认为国外这类纱线做的比较成熟,而40s以上纱线的技术方面优势不是太大。据了解,现在进口纱线的优势主要还是成本优势,因为去年进口纱价格优势明显,有些企业也考虑进口纱,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对国外纱线总体质量的稳定性还不是很有把握,所以还没有付诸行动。参展主要是了解国外低等棉纱的管理技术、纱线品质的水准,是否合适进口。

  3号展馆多数为国外展商,由于近年进口纱在中国发展迅速,所占份额越来越不容小觑。参展商的心态多数比较乐观,对自己的产品和进军中国市场信心十足。在此次展会上了解到,印巴纱线仍旧以40s以下为主,但也已有一些厂家在发展精梳与高支纱线产品。据一家印度生产精梳高支纱的企业介绍,企业所产纱线支数在40s-100s之间,开机率可达100%,但对中国的出口份额占总出口份额的比例很小。据了解,该企业去年的出口份额为5%,今年力争达到25%。


链 接——

外商对中国纱线市场主要想要了解两个方面

  1. 国内纺织厂对进口纱不认可哪些方面?

  据了解,纺织企业对进口纱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它的价格相对便宜,其它方面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尤其是越南纱的质量相对较差。其次,国外纺织企业的售后服务不能保证,每个批次、柜号质量不稳定,波动大。而且由于东南亚地区的纱线交易不存在索赔,如果质量有问题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2. 为什么中国购买进口纱喜欢找贸易商而不直接找外国厂家?

  据国内纺织企业反映,相同纱线,中国很多买家仍然选择价格相对较高的贸易商的原因是,国外厂家的外贸业务还没有开展起来,选择贸易商操作简单、方便。 

  据外商反馈,现在国际市场对我国的纱线需求主要以高支纱线为主,气流纺纱线在非洲销量也很好。其他低支纱线主要看价格是否满足心理价位再决定是否进口。另据了解,由于印度尼西亚目前限制进口国外纱线,如果进口国外纱线,需要交纳10美元/公斤反倾销税。印尼国内纱线市场没有进口纱的冲击,纱线价格居高不下,使得很多下游纺织服装企业抱有怨言。 

罗 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