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三农” 再创新高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存款总额超一万亿元
□ 王国政 李德品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日前传来喜讯:截至2013年2月16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突破1万亿元,余额达到10031.73亿元,成为山东省首家存款规模过万亿元的金融机构。这为全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2004年6月6日,山东省联社挂牌成立,全省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扎根“三农”,发展成为全省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实力最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有力地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分别达9319.5亿元和6669.1亿元,分别是2003年末的4.5倍和3.83倍,存贷款余额连续8年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涉农贷款余额4871.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3.1%,涉农贷款余额和新增额连续8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和全省银行机构首位。 

  服务意识增添发展活力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秉承立足城乡、服务大众的理念,重点把握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抓住市场机遇,跟进做好业务拓展工作。

  主动寻找市场,主动上门服务,主动营销客户,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在稳固传统农村市场的前提下优化城区网点布局,实行分类管理,不断扩大业务覆盖面,实现了以城区业务的快速提升带动各项业务的增长。

  2013年初,全省农村信用社组织开展了“金纽带”春天行动,以存款利率市场化为切入点,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行业存款大户的公关工作,实现对公存款稳步增长。

  加快银行卡、国际业务、理财业务、代理业务和电子银行等功能性业务发展,加快推进金融IC卡和公务卡、新农保业务、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功能,业务整体营销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近9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实现了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10000亿元一次又一次突破,全省有2个地级市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超过1000亿元,25家县级联社存款突破100亿元。

  农民需求促使贷款转变

  跟着农民走,用17%的存款份额支持全省82%的农户贷款。全省农村信用社紧跟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变化,跟着农民走,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流,重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实现了涉农贷款增幅、占比不低于上一年的目标,农村信用社以全省17%的存款市场份额,提供了全省33%的涉农贷款、82%的农户贷款。

  一是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铺就农民贷款绿色通道。为解决农民“贷款难”与信用社“难贷款”问题,全省农村信用社从农村信用环境基础抓起,深入扎实做好信用户和信用村集中评定工作。截至2012年末,共评定信用户707.3万户,信用村3.1万个,分别占全省农户、行政村总数的35.9%、39.2%。

  二是实施贷款上柜台,提高支农效率。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审查、核定授信额度,发放贷款证,农户凭贷款证可直接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设立信贷专柜3656个,核发农户贷款证388万本,各项贷款笔数达272万笔,其中农户贷款笔数达234万笔,占比86%,贷款证贷款占农户贷款的83.3%。

  市场导向推动城乡发展

  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应农而变、顺农而为”,转变支农思路,努力适应“三农”新变化,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业务特点的专业化金融服务网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个性化、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保障了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户数达4.15万户,贷款余额达到3005.57亿元,较2012年初增加499.9亿元,增长19.95%。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57万户,贷款余额达2081.9亿元。

  大力支持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支持农村居民自建房、购建住房和村民公寓建设等,不断满足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信贷需求。2012年末,为3万户农民发放住房贷款18亿元。

  贴心服务实现金融全覆盖

  为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全面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为农民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巩固扩大在农村的发展优势,促进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

  首先,拓宽农村电子化服务渠道。截至2012年末,共布放ATM、POS机等各类电子机具24万余台,行政村覆盖率达89.8%,基本实现了“电子机具村村通、家家用上银行卡”的目标。

  其次,加快农村电子银行拓展步伐。深入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普及农民电子银行业务知识,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用户分别达193.67万户、101.65万户,业务交易量分别达15981.55亿元和1047.40亿元;各类银行卡发行量达2962.29万张,较2012年初增加1000.46万张,增幅51%,业务替代率达35.6%。

  再其次,加快科技研发,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为填补农村金融自助服务领域的空白,推出了“农金通—农民金融服务自助终端”业务,项目惠及8200多个农村、社区,覆盖全省1260万偏远地区人口,有效满足了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村便可办理存款、转账、汇款、缴费、口头挂失、存折补登的愿望。

  最后,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代理各类惠农资金发放。随着国家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全省农村信用社在全国率先开通了“齐鲁惠农一本通”业务,将各类涉农财政补贴通过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络直接支付到农户开立的“一本通”账户上,确保了各类补贴资金准确、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2012年,通过齐鲁惠农一本通、新农保社保卡等方式代理发放各类政策性惠农补贴项目35个、150亿元;其中,代发放新农保8086万人次、58.8亿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