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铝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几种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界中的含量一般在百万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但茶树叶片中的含量则远超过一般植物体中的含量水平。茶树鲜叶中的铝含量在200—1500微克/克间,有的叶片铝素含量甚至可高达20000微克/克。成茶中的铝含量在200—1500微克/克间。因此,每天饮茶10克所摄入的铝量一般不高。
钙:茶树叶片中的钙素含量属一般水平,每克叶片中的含量约在毫克级水平,但主要分布在老叶中。由于成叶中的钙素在泡茶时的浸出率很低,通常仅5%—7%,因此每天饮茶10克所摄入的钙素也只3—4毫克,而人体所需要的钙量很高,通过饮茶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1%左右。
钠:茶树叶片中钠素的含量比其他植物要高。成茶中的钠含量在200—800微克/克间,由于成茶中的钠在泡茶时的浸出率并不高,一般在10%—20%间,因此每天饮茶10克所摄入的钠只占需要量的0.1%—0.2%。人体对钠的需要量很大,通过饮茶而补充的钠量只占需要量的0.1%—0.2%。
硫:茶树叶片中硫的含量也略高于一般植物,含量在102—104微克/克间,成茶中的含量在800—3700微克/克间。由于成茶中的硫素在泡茶过程中的浸出率较高,一般在50%—60%,所以每天饮茶10克所摄入的硫素约为5—8毫克,但由于人体对硫的需要量很大,因此通过饮茶所摄入的硫只占需要量的1%—2%。
铁:茶树鲜叶中铁的含量平均为160微克/克,在植物界中属含量较高的种类。成茶中铁的含量很高,一般在60—320微克/克间。绿茶中铁素平均含量为123微克/克,红茶中平均含量196微克/克。成茶中的铁在泡茶时的浸出率低于10%。人体每天正常的铁摄入量约为12—15毫克,因此每天饮茶10克所摄入的铁量只占人体需要量很小的比例。有人认为饮茶会引起缺铁,其根据是茶多酚中没食子酰基基团可以和铁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因而影响肠胃的吸收,引起缺铁性贫血。近年来的研究修正了这一观点。日常人们饮食中的铁可以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据估计进入人体的血红素铁约有15%—35%被吸收,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约占膳食中铁量的85%,这种状态的铁较难被吸收,一般约只有2%—20%的铁可通过小肠腔到粘膜细胞,但这种吸收率受人体中铁的贮存量以及胃肠道中pH的影响。如果人体中铁的贮存量低时,对铁的吸收量较大。此外,如果食品中有较高的有机酸(尤其是柠檬酸)含量时,可使非血红素铁的吸收量增加。因此按西方的习惯,在饮茶的同时或不久饮用果汁,或在红茶中加入柠檬片时,那么人体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可以增加2—3倍。因此现今的研究结果认为,按一般饮茶的量也绝不会引起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