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冯 薇)日前,由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会同部分成员单位开发建设的“农信银共享灾备系统平台”荣获由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等机构评选颁发的“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奖。
农信银共享异地灾备系统平台的开发建设始于2010 年,可供多家成员单位综合业务系统共享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该平台的成功建设提升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商业银行,下同)核心业务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保障了金融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伴随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全国各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本完成了综合业务系统数据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已成为支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运营的基础业务系统。随着这种依赖性的不断增强,数据大集中模式对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旦数据中心发生毁灭性灾难,受到影响的将是全辖范围内全部营业机构和几乎所有业务,这将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定。”农信银共享灾备运维中心总经理齐亚斌说。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本着全力服务“三农”、服务成员单位的宗旨,遵照中国银监会有关商业银行及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提高业务连续性的要求,开发建设了农信银共享灾备平台。
齐亚斌同时向记者介绍,农信银共享灾备平台采用IBM+InformaticaCDC 同步解决方案,支持多异构、多层次的数据复制,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各类机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同时支持多种平台包括开放型平台、关系型数据库,AS/400。通过建立异地共享灾难备份中心,实现多个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系统应用级(或数据级)异地灾难备份,构建较为完善的灾难恢复体系,提高各机构核心业务系统抵御区域级别自然灾害、地区级突发事件能力,减少灾难打击和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避免引起重要数据和服务渠道的严重中断,进一步保障了各机构核心业务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各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保支付、保生存”的灾难恢复基本策略。
目前,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青海省联社、黑龙江省联社和海南省联社等4家成员单位综合业务异地灾备系统已上线运行,湖南省联社和内蒙古区联社等2家成员单位综合业务异地灾备系统正在试运行。
据了解,随着异地灾备系统上线成员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运行维护管理,切实保障共享灾备系统的稳定运行,以确保共享灾备系统各应用单位综合业务连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