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微小贷款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的全新的营销、管理技术和产品,其“重分析、轻抵押、着重交叉检验”的操作特点为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拓展城区业务打开了一扇窗,为联社打造品牌产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赢得了先机。
创新背景
四川省德阳市是中国重装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拥有二重、东电、东汽等大型国企,带动了大量中下游的中小企业发展。也因此吸引了民生、华夏、渤海等股份制银行的入驻,金融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德阳市旌阳区农村信用联社急需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做大做强——积极拓展城区业务成为必然选择。
中小微企业由于普遍缺少抵押物且资金周转“短、频、快、小”令不少大银行“不屑”,而他们却是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国家支持和保护的重点,极具发展潜力。因此,旌阳区联社以微贷产品为载体,全面优化金融服务,与中小微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实现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业务突破性发展的“双赢”。
创新方略
微贷业务的推出和运行,实现了六个突破:
一是思想观念突破。微贷产品从传统的重抵押转向重分析、轻抵押、着重交叉检验,因此,微贷人员分析“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基本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客户信息是必要手段。
二是用人机制突破。对微贷人员的选拔,大胆启用新人,并从机制上真正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末位淘汰。
三是分配机制突破。微贷代理人员的收入与业务数量、贷款质量密切挂钩,通过分配杠杆建立起激励机制。
四是产品要素突破,将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的上限分别放大到100万元和50万元,抵押率适度提升、抵押期限最长达到十年,还款方式上大量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利率上实行市场化。
五是营销服务突破,服务上采取“扫街”建立商户分布图,“直客式”上门营销,彻底拼弃了“信贷等客上门”的旧习。
六是风控机制突破。建立权责对等、责任明确、宽柔相济的风险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信贷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健康发展。
创新成果
从2010年底引进德国IPC公司先进的微小信贷技术以来,旌阳区联社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努力实践,微贷技术与产品在德阳这块热土上由生涩走向成熟,其全新的营销理念和管理模式较好地适应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缺少抵押物且资金需求短频快小的特点,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2年末,旌阳区联社累计发放微小贷款1344 笔、37714.4万元,现有余额872笔、22326万元。目前,旌阳区联社已成为四川省联社微贷经验横向复制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