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安徽记者 王勇 通讯员 夏登立)为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将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作为全系统工作重点。安徽省社计划在2013年—2016年的4年时间里,从省社所属企业税后利润中拿出20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全省16个市社、79个区县社分别给予以奖代补。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奖励,没有完成当年目标任务的,不予奖励。
近年来,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安徽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坚持民办民有民管民享的方针,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供销合作社则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积极培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形成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经营机制,实现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升值,形成贯穿上下游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通过打破行业、地域、隶属关系等束缚,全省系统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来,从中收益。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引领作用,省社制定了《安徽省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规划》,推进标准化建设。各地也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作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示范专业合作社。2012年安徽省全椒县新宇棉花专业合作社等10家专业社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
此外,安徽省供销合作社积极鼓励全省系统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和吸纳用工,培育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全省系统大胆进行组织创新,大力与“两委”共建共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组织部门推行大学生村官做法,让挂职大学生村官担任专业社的执行监事,既推动了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又增强了村支“两委”凝聚力和农村和谐稳定。
截至目前,该省系统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95家,入社农户128.9万户,年助农增收1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