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盏清茗酬知音


  □  蔡文颖

  茶可“悟道”,亦可“成仁”。捧起一杯茶,看茶里乾坤大,知壶中日月长,尝人生酸甜苦辣。

  最初接触茶是缘于父亲。父亲爱喝茶,饭后,一杯热茶端握手中,氤氲的茶气飘散,满室生香。后来我竟也爱上了喝茶,也许是来自对茶的新奇与爱慕。家中一年四季总有翠绿的茶叶摆放在茶桌,但喝茶却并不理会茶的品质,粗饮而已。

  日月倏忽,在异地读书,每逢假期,归家之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替父亲买茶。买多了,也略知茶品,考究茶色了。一番絮叨之后,父女二人泡茶谈事,我总是绘声绘色大谈买茶的经验和对茶的一知半解,不管我说什么,父亲一例点头称赞,说到高兴之处,父亲也偶尔会穿插两句幽默的话语,一家人的笑声就伴随着茶香飘散到了屋外。

  恋茶之人,茶亦怜之。结婚后,先生也爱喝茶,我又开始继续我的茶缘。先生喝茶比父亲讲究,家里专有一副茶具,各色的紫砂壶。起初,饮茶只用透明的玻璃杯,随着茶种类的增多,渐知如何品茶。先生的朋友也爱茶,他的朋友从福建给他寄来几罐铁观音。淡淡的茶香,碧绿的茶叶在水中回旋,享尽味觉、视觉的盛宴,一种自然的味道渐渐弥漫满室,至清,至醇。

  一天工作之余,泡上一壶茶,二人对饮,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有时候女儿看着眼馋,也来凑趣,喝上一口之后,总是皱着眉对我们叫道:好苦啊。这样的年龄还不懂得苦尽甘来。

  女人爱茶自有一份功利之心,不管是自己独饮还是陪先生喝茶,总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一可愉悦心情;二来总幻想把自己喝成个“七仙女”。我开始阅读关于茶的书籍。看到《茶经》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我自认为陆羽这个“嘉”字用得真是妙极。茶树果真是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想那连绵山区,暮春之时,满山遍野,茶叶初生,若花之吐蕊,柳之抽芽,嫩嫩的茶尖,初现身姿,一片翠绿掩映新芽。想那美丽的采茶女,凌露采摘,茶兜叠芽成翠,只看看,就足以动人心魄。我曾充当过一次采茶者,新奇之外倍感辛苦。

  每每泡茶之时,总是小心翼翼,竭尽虔诚,唯恐抖落了一片茶叶,误了采茶人的心。经历了世俗的涤荡,逐渐淡了先前对茶的新奇与功利,但依旧还是爱慕,却喝出一些道理来了,就是茶道吧。寒雨敲窗之夜,夜深人静之时,一盏明灯,一卷古书,泡上一杯茶,读书悟理,一桩桩事情在静静中了然起来,烦恼、忧愁如淡淡远山一样模糊了。醒来时一片阳光,很是灿烂。遇到明媚之日,闲暇之时,泡上一杯茶,隔着玻璃观看,如春满杯底,绿满晶宫,看着茶叶上浮下沉,自有一种坐看云卷云舒的惬意,也学古人偷得浮生半日闲来。

  古诗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茶亦是待客的至道,谈情叙意,以表至诚之心。边饮边谈,既是雅事,又为乐事。相比大摆宴席,喝得酩酊大醉,杯盘狼藉,要实惠得多,也健康得多。以茶待客不亦乐乎?

  酒是侠客,茶是隐者,喝茶似看人生,有起有浮,有跌有落,起伏跌落之后,更多的是一段平静。身居闹市,多一些淡泊,少一些张狂,这才是真味人生,这才是体贴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雨有诗意,茶能消俗。雨天可遇而不可求,茶却可以由心而为,能消俗就是有诗意,那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少一点俗气,多一些诗意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