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节后的第一期报纸,我们着意留出了两个版面,献给我们最熟知的农金人。
在农村金融的土地上,他们是耕耘者、是播种者、是灌溉者。因为,是他们,用无数个脚印,犁出了通往繁荣的路;是他们,用满腔的赤诚,换来了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美丽图画。他们从不言收获,但却让一张张被风吹皱的脸,绽放出了更多的笑容;让一双双写满沧桑的手,有了更多的干劲儿。
我们试图将他们的辛劳和付出一一写出,然而,来自他们身后的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双亲的、伴侣的、儿女的……一再地告诉着我们,留下篇幅,让他们亲自执笔,写下春节里的所做、所感、所想……
“农信”一家亲
山东省禹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王 健
新春的太阳,如花般灿烂,静静的,轻舞着绚烂的色彩,好似我们励精图治的信合人,在书写着新农信华美的篇章。
年味已经越来越浓了:满街张灯结彩,红红火火的商场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幼。对于我来说,今年的春年与往年不同,因为今年是我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在春节临近之时,我就开始盘算着给爸妈和公婆买新年礼物。平日里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逛商场,趁着过年,也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
除夕中午,伴随着一路的鞭炮声,我和老公驱车赶往离县城不远的公婆家。
“你看,咱们年前也没回家帮着收拾收拾。”老公的话语中,显露着歉意。
“没事的,爸妈知道我们工作忙,能理解我们的。” 我忙安慰老公。
我和老公都在信用社工作,婆婆也是信用社的职工。因此常有朋友打趣说:“你们一家人在一块儿可有话说了,都干这一行!”
还没等我们走进家门,家里的饭桌上就已摆好了酒菜,两位老人也已经迎出了家门。不用说,饭菜一定都是公公一手操持的。婆婆已经在信用社工作30年了,公公自己在家经营着小生意。虽然婆婆的工作单位离家很近,但很少有时间回家做饭。婆婆曾多次对我念叨:“每天下班,你爸都已经把饭做好了。”我替婆婆高兴,也庆幸自己能融入到这个温馨的家庭里。餐桌上,除了唠唠家常,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聊网点的情况,聊存款怎样、贷款怎样,聊办理业务时发生的一些小事,聊网上银行、POS消费……对于这些,我和婆婆自然是不陌生的,但没想到的是,公公居然也能插进来论说一二,还主动包揽说:“等过完年,我就动员左邻右舍的门市安装POS机,那东西确实方便!”我和老公相视一笑——公公是半个“信合”人了。
婆婆今年已经50多岁了,她常常嘱咐我和老公:“干这个工作一定要细心,手把要快一点,不能总让客户站在外面等……”她常回忆着告诉我们,以前因为没有完备的报表系统,年终结算的时候,要一宿儿一宿儿地对账平账。说起这些,婆婆的脸上漾着满足和快乐,让我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信合儿女不辞劳苦的奉献和艰辛,看到了信用社在万千磨练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足迹……
抬头凝望,新春的太阳,如花般灿烂,静静的,轻舞着绚烂的色彩,好似我们励精图治的信合人,在书写着新农信华美的篇章。
服务在除夕日
浙江金华成泰农村合作银行江南建材市场分理处 金晓红
时近下午一点,我们送走了运钞车。待所有的工作都忙完时,准备一起回乡下过年的家人已经等了我一个多小时了。忙碌中,跟同事吃了几口已经冰冷的外卖,心中感受到的,是踏实和温暖。
“下班时间到了,准备关门回家过年吧!”营业厅保安提醒着。
营业厅里已经没有顾客了,我抬头看了看时间,是该准备轧账了,要不然会耽误运钞车的交接时间。
正想着,一位女顾客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不好意思,你们现在还营业吗?我想存款发工资!”她手里拿了厚厚的一摞已经填好的无折存款单。
“你们单位员工的工资还没发?”又抬头看了一眼时间,我问道。
“是啊,这个月的工资还没发,原来也想早点发的,但今天才准备好钱,能不能帮帮忙,我想年前给大家把工资发下去,有些人还等着用钱过年呢。”顾客有些焦急。
“那您把钱和存款单给我吧,我抓紧给您办理!”我微笑着告诉她。
今天肯定不能按正常时间交接了,一旁的同事赶忙联系运送人员,说明情况,把我们的交接次序改成了最后一站。
一笔、两笔、三笔……时间滴滴答答地过去,45分钟后,一百多笔业务终于全部做好。核对无误后,我长舒了一口气。
“谢谢,谢谢!你们这里环境好!服务态度也好!我就喜欢到你们这里办业务!”女顾客把满意写在了笑容里。
“不客气,祝您新春愉快,再见!”我微笑着跟她道了别,然后赶紧轧账,开始了下班前的准备工作。
时近下午一点,我们送走了运钞车。待所有的工作都忙完时,准备一起回乡下过年的家人已经等了我一个多小时了。忙碌中,跟同事吃了几口已经冰冷的外卖,心中感受到的,是踏实和温暖。同事的帮助、顾客的肯定、家人的理解,让我的这个除夕过得更加有意义。
回家的路上,想着那些拿到工资的工人们,我的心里觉得更踏实了,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吉祥如意的春节!
我想,“淡”,才是最深的滋味,因为“淡”才能品出生活的甜美;“聚”,才是最好的氛围,因为“聚”才能感受这温暖的陪伴。
年的滋味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白山办事处 邱 菊
爆竹声中一岁除。翻过旧历年的最后一页,新的一年从容而至。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话:
一年365天/春节/是起点也是终点/所有的忙碌在这一天/停下脚步/所有的船舶在这一天/拥抱港湾/回家过年/不论路途有多远/回家过年/哪怕地冻天也寒。
“年”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无论身在何方,心里都抱着一个回家的念想。
接到我的电话后,父母早早地就出了门,在寒风中望眼欲穿地等着我。无论我说多少次不用他们接,可在下车的那一刻,我总会看到他们那日渐苍老的身影,让回家过年的喜悦里平添了些许酸涩的滋味。
洗去仆仆风尘,一家人包着饺子说起一年来的趣事,笑声不断。父亲烫了一壶好酒,母亲做了一桌子好菜,伴着鞭炮的脆响,电视里锣鼓的喧闹,正式拉开了大年夜的序幕。虽不擅饮,但在团圆喜庆的氛围里,却不由地增了几分酒胆,端起酒杯向父母送上真挚的祝愿,希望他们身体康健。父母也絮絮相嘱,愿我新的一年工作顺利,一切安好。
没有热闹的人语喧哗,没有华丽的祝酒词句,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平淡的叮嘱和闲话家常;一壶淡酒,慢酌细品,可并不觉冷清。工作后,独自在外闯荡,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并不多,如今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时光,可以坐在父母身边听他们回忆往昔,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甘甜。
父母感慨岁月的稍纵即逝,说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感叹我如今也已进入了而立之年,已经能够分担家庭的担子、扛起自己的责任。我忽然发现,匆匆流逝的时间已将记忆中那年轻而又精力充沛的父母催成了华发垂暮的老人。父母的双鬓已斑白,面庞上已被岁月雕出了皱纹。但是,他们用爱在我心里温透的那份融融暖意,却永不寒凉,鼓舞着我在前行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一直向前。
我们家的龙年春节,是一个简单、平凡的春节,像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个团圆饭。气氛并不浓烈,但却有着绵厚的温情,让家人倾听彼此,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我想,“淡”,才是最深的滋味,因为“淡”才能品出生活的甜美;“聚”,才是最好的氛围,因为“聚”才能感受这温暖的陪伴。
让幸福穿越山村
江西省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张兴东
慰问贫困户、做米粿、贴春联……这一天,冻雨中的勤建村寒气逼人,但农信社“三送”干部的到来,却让整个小山村洋溢着融融的暖意。
小年的前一天,江西省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三送”)干部一行冒着细雨、踏着泥泞,走到了文武坝镇勤建村的黄检发家。雨中,黄检发激动地迎了上来。
黄检发家虽是贫困家庭,但却让人敬重。黄检发的妻子因中风瘫痪在床,每隔三天就要到县城治疗一次。祸不单行的是,黄检发在一次车祸中也受了重伤,让贫困的家庭更为雪上加霜。2011年,黄检发的两个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为了给父母挣医药费,从步入大学的那天起,两个孩子就开始勤工俭学。
黄家兄弟的励志故事打动了在该村挂点的会昌县农信社 “三送”工作组。了解到情况后,该工作组决定开车接送黄检发的妻子上县城治病,一年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从没耽误过。
“钱不多,希望您全家过个好年。”说话间,会昌县农信社干部施芳将一笔春节慰问金送到了黄检发的手中,随行的工作人员也把提前准备好的粮油送了过来。
“是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家渡过了重重难关,春节了,还惦记着我家,真的很感谢!”握着施芳的手,黄检发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儿子已经在放假回家的路上了,家里今年一定能过个团团圆圆的好年。
告别了黄检发,“三送”小组还有一件特别挂心的事——留守儿童赖伟良家的春联。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新年的春联不知道贴好了没有。为了让赖伟良和爷爷奶奶过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工作组赶到了赖伟良家,贴了春联,也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一家又一家。当“三送”工作组从第20户贫困家庭中出来时,天已经黑了。可是,准备回家的他们刚走出村口,又遇到了挑着一担粿子粉的五保户李大娘。于是,他们又不顾一路的艰辛和疲惫,与李大娘一同回去炒粉、搅粉、油炸,一直忙到李大娘家那香喷喷的米粿出炉。
慰问贫困户、做米粿、贴春联,这一天,冻雨中的勤建村寒气逼人,但农信社“三送”干部的到来,却让整个小山村洋溢着融融的暖意。
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展的“二十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中,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心系困难群众、急群众之所急,他们积极开展的“帮扶济困活动”让困难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龙年春节。
今年春节,我乐意再值班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绵阳办事处 蒲天国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除夕之日依旧在岗的我,内心只有一个字:值!
去年除夕,我值班。
今年除夕,我还值班。
街道两边连成片的火红灯笼和别致的迎春布景,无一不在提醒我:过年了。
看着窗外穿梭的车流,我不由心生感慨:1991年,一个憨厚朴实的少年走出了大山,到绵阳打工。如今,一晃已是20年!
几年前,我把爸妈都接到了绵阳,给他们在城郊的青义镇修了楼房,生活费由我们几兄弟均摊。紧张而充实的工作让我很少有时间去看望爸妈,没能尽儿子的孝道,但却能感受到父母时刻都在我的身边。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位的升迁、信用社战略转型的压力……这一切都让我明白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于是,我养成了很多习惯:逗留办公室、思考工作、敲击键盘、忘记吃午饭……
去年大年三十的中午,我在办公室里等着基层单位上报当日的业务数据,妻子带着女儿在单位楼下的车里等我一起去爸妈那里过年。数据汇总、电话查询值班、做好记录,向领导短信汇报……待一切都妥帖后,我才下楼。那天,将近中午一点,一大家子人才吃上了“团年饭”,可我心里毫无怨言。
今年,四川农信喜事连连。农信系统成立60周年、存款规模突破5000亿元、利润超百亿元、理事长获大奖、农信社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攀升。省联社提出经营规模和战略转型猛上台阶,要求“开门红”数据一天一汇报,工作节奏快、压力特别大。然而,作为单位的一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除夕之日依旧在岗的我,内心只有一个字:值!
那天一大早,我就起来赶公交车去单位。站台上不见了往日的拥挤,车内也只有寥寥几人。大家都回家了,去享受过年的欢乐。而赶在上班路上的我,却在体会着充实的滋味。
办公室里需要我完成事情有很多:领导的述职材料、省联社“开门红”督导准备、OA系统大量滞留文件的拟办,媒体的约稿……我不好惊动科里其他同志,因为每个人都很辛苦。
走进办公室,静了静心,然后打开电脑开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忙碌的时候,窗外的噪音就会变小许多,只是间或可以听见几声鸟叫。随着叮咚的键盘敲击声,我的思绪和情感在显示屏上变换成了一串串真实的文字。时间一分分地过去,材料一个个形成,几千字的报告完成后,我感到了一些轻松。
稍事休息后,我开始马不停蹄地记录下除夕日里一上午的拼命工作和感慨,以不失信于一个编辑的约稿。
电话一一询问各基层联社的值班情况和“开门红”存款增长情况,详细记录并以短信形式编发给领导后,时间已近中午12点。剩下点时间,我一边进入OA公文处理系统,对几十个公文登记、处理,一边等妻子来接我,一家人去团年。
兔年的除夕,我又在办公室里度过了。“充实”与我有缘,因而从不觉得心烦。新一年的开始,让我感觉到农信系统的巨大变迁、工作的快节奏和个人责任使命的召唤,相信2012年依然是农信系统美丽的春天。
初一那天,我收到的短信有180多条。每一条我都认真地回复着,感谢朋友们的祝福。虽然手指有点酸,但每回一条短信,都会增加一份快乐。
累并快乐着
湖北竹山农村商业银行 胡 奎
不知不觉间,已经上班三天了,感觉好像还没有回过神来。
说实话,春节这个假期,让人过得着实累了些,那些值得数落的“累”可信手拈来。例如:
走访亲友累。年年春节得拜年,拜年还得提礼品,讲究太多。
喝酒累。俗话说,“新春酒,家家有”,每遇亲友都得干上几杯,平日没空相聚,假日见面少不了碰几杯,加强加强感情,这是传统的酒文化。所以,为了亲情得喝,为了友情也得喝,一不小心就会喝得红光满面、晕头转向、一塌糊涂。
置办年货累。过春节准备年货是一项必须做的功课。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吃喝穿用玩与耍,样样都得考虑到位。我是平日很少过问家事的人,对家里的这些“业务”很是生疏,不时地受到“一家之主”的批评和埋怨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是“累并快乐着”,我对节日的幸福与轻松充满了期待,所以自我鼓励着要做好节前的每一项准备工作。
假期值班累。安全重于泰山,“值班守库”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节假日不容放松的重要工作。为了让保卫部门的员工也过一个祥和的节日,今年春节,单位把所有在县城内过年的机关人员都排了班,我被排在腊月二十八。好在除夕是腊月二十九,我可以在当天早上从单位赶回家。但是,要我下手准备团年饭是不可能了,所以,自然少不了被操劳的老婆嗔怪几句。最近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某单位一保安因连续20年除夕值班,老婆与其闹离婚。当然,我是幸运的,因为老婆不会因此跟我闹离婚,哈哈。
短信收发累。除夕之夜的祝福短信可谓是铺天盖地,扎着堆儿地往手机里钻:单位同事的、上级领导的、远近亲友的——恰逢老婆手机在年前突然“罢工”,手机卡被临时寄放在了我的双卡手机上。所以,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央视的春晚进行了还不到六分之一,我收到的短信就超出了手机卡的储存空间。因为不想将跟风的短信发来发去,就在喝了几杯团年酒、吃过团年饭之后,自编了一条短信准备在初一之日群发:
龙年新春至,祝福短信到。铺天盖地来,手指按酸了。转发抄袭多,原创佳作少。胡奎不跟风,祝您一切好。身体康又健,事业步步高。
初一那天一统计,呵,我收到的短信有180多条!老婆的短信有60多条!每一条我都认真地回复着,以感谢朋友们的祝福。虽然手指有点酸,但每回一条短信,都会增加一份快乐。
顺便秀一下自己为单位编的一幅春联吧,寓意农商行的大发展,对仗不算太工整,献丑了,也敬请各位行家批评指正。
上联:农为先,商至上,行天下
下联:大德广,发乎力,展新貌
横批:再创辉煌
最后,祝朋友们龙年大吉、新春愉快、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岁岁年年“味儿”不同
福建省福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蔡泽芬
从小到大,年味儿年年不同,但年味儿始终会在。在小路间奔跑玩笑时,年味儿是糖果中的草莓味、苹果味;开始为事业发展四处打拼时,年味儿是满街烟花爆竹味儿,是各家各户春节头炷香的禅香味儿。
从小到大,年味儿年年不同,但年味儿始终会在。在小路间奔跑玩笑时,年味儿是糖果中的草莓味、苹果味;开始为事业发展四处打拼时,年味儿是满街的烟花爆竹味儿,是各家各户春节头炷香的禅香味儿。想必,待到人至中年,年味儿或许就是放缓紧张的工作节奏,放下一年钻营的心力,给自己一个假期,与高堂相伴、看儿女膝下承欢、与兄弟姐妹交心清谈。
记忆中,小时候最能体现年味儿的,就是每年初二的“团拜会”,那可是我小时候无论晴雨都会参加的活动。
1995年版的《福鼎县志》在礼仪习俗篇对“团拜会”的由来略有叙述,也让我知道了这一少时大乐趣的由来。
书上介绍说,按当地寿庆的规矩,50岁起方可做寿,但以家道较富、儿孙满堂者居多。寿庆在正月初二至初十进行。寿庆时,正堂张灯结彩,亲友送联、画、匾祝贺。席前,儿孙拜寿,宴后,讲究排场者放烟花助兴。寿宴选料精细,花样繁多,用餐时间长,故当地人常用“吃寿”来形容吃得慢。新中国成立后,寿庆的旧俗逐渐淡化,做寿设宴只限寿龄较高者。20世纪80年代,群众开始组织“老人协会”带头移风易俗,在春节举办“团拜会”为寿星们祝寿,提倡节约、不办酒席,许多老人积极响应,只备糖果等招待贺者。
其实,如果按方言的说法来理解“团拜会”则更为简单些,即:“讨糖”,直译应该是讨喝茶时吃的小零嘴。组“团拜会”虽是旧事,但有些想法却很超前。
90%以上的“团拜会”都是在正月初二举行。为了“团拜会”,老寿星们家的儿女们会提早开始忙碌。他们备好了糖果、花生、橘子、苹果等吃的东西,装在一个大红色的塑料包装袋里,有人专事分装、封口。封口简单,先沿着封装线贴合锯齿,然后点上蜡烛,沿线轻微加热即可大功告成,在装满几个竹制大箩筐后,就可以等着正月初二一早,小友们成群结队地来“讨糖”了。
从4岁到13岁,每逢正月初二,我都会在早晨5点多钟起床,无论晴雨、不惧冷暖,与表妹等人乐颠颠地跟在表弟身后,走街串巷地“讨糖”。不知道是因表弟事前作了精密的策划,还是因小朋友间将灵通的消息互通有无,哪村哪户姓甚名谁的老寿星寿庆他大多都清楚,且一路与我们咬耳朵,说了不少大人口中的秘密,可见天赋使然,表弟比我们八卦。
“讨糖”时,我们往往要在多个村庄间穿梭。路上,会见到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几块碑文。调皮的小子们常会指着几处枯坟说起有关鬼怪的段子,看着听者脸上变换的表情,他们甚为得意。有时也会见到几处雕梁画栋的老房子。读大学的一个暑期,我还专门去拍过一些照片留念,但在几次更换电脑后,照片就不知去向了。印象中,自己最后一次“讨糖”,是在13岁那年。不知怎的,当时就是忽然感到站在一群小毛孩子中间、排着队去接寿星的糖包的感觉很怪。
时至今日,家乡正月里的“团拜会”依然有,只是没有记忆中的那般热闹了。或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零食已不能吸引小孩子们的兴趣,或是因为很多寿庆的人家为图省事,直接发几元钱给小孩子们。但是,“团拜会”依然年年都有,就像年味儿,年年都有,只是会有所不同。
最爱那几道菜
江西省东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汪云飞
过年了,天南地北的人都会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出生在哪儿,都会觉得还是家乡的菜地道,而且,总会有那么几道家乡菜,让自己百吃不厌。
过年了,天南地北的家人都会赶回老家吃一顿团圆饭。因此,常会有一些与过年有关的记忆,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涌上心头。例如:一钵红烧肉意指“红红火火”;一盘煎鱼象征“年年有余”;一碗芋汤寓意“日子过得容易”等等。
朴实的理解其实都是为了图个好兆头、好彩头、好心愿。过了年,得给长辈拜年:外公、舅舅、大姑、小姨……依照辈分大小挨家上门拜,见个面、吃顿饭、说说家常,在相互加深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亲情。效果较为明显的,是被加深的农村的父子情、婆媳情。从前,婆媳之间的吵闹多,如今孩子都由婆婆照看,一年365天,年轻人把孩子的衣食冷暖、读书上学、牵挂和希望都托付给了双亲。每年过年,年轻人除了给孩子一些上学的费用,也会给双亲一个“孝顺”的红包,大多会由儿媳亲手送到婆婆的手中。那一刻,虽然彼此都没有说什么,但却似有千言万语在唇边萦绕。
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乡下人拜年要拜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于是,在这期间,家家户户每天都会炊烟袅袅,乡间路上的行人每天都会络绎不绝。
按照习俗,客人进门不分老少都得先煮“点心”。即:煮粉、泡面外加煎蛋、作料,满满一大碗,让人一上门就感受到亲情和热情。进餐了,大人们依辈分、客主毕恭毕敬地落座,大人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家常,孩子们随意扒了几口便搁了碗筷,跟他们同年的孩子去玩耍了。敬过长辈后,老表、兄弟们便开始猜拳行令。这时候,方言土语、个人性情、情谊深浅都会真真地显露出来。
酒喝了几瓶,桌上的菜却几乎与刚开始时差不多。其原因无外乎是因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每家手头都不宽裕,餐桌上的菜肴也不会很丰盛。但尽管如此,拜年也必须持续到元宵。因此,我家乡赣东一带的乡下人便想出了一个法子:挑些猪蹄、猪耳、大肠、鸡鸭、油豆腐、鱼干,用腌菜、萝卜干一盘盘煮好,整体弄成干状,上面撒些胡椒、辣椒粉,闻起来香喷喷的,弄上满满几大碗,让人一看就会垂涎三尺。但是,按礼节,绝不可以一上桌就把这些菜吃个精光。因为,主人家只是用这几碗菜作招牌和摆设,表示主人家饭菜丰盛、待客热情。如果这几盘招牌菜被不明就理、贪嘴的客人吃光,主人会不高兴。所以,那个年代,在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准备出门时,家里的大人都会交代上几句:千万别一上桌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吃菜!
聪明的女主人会随时用备料把吃过一顿的菜碗添满。这样,每一批客人来,看到的都会是一满桌的菜肴。好在有冬天的温度照顾,那些水分不多的招牌菜虽然被几经加工,但却很少会变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一个人出生在哪儿,都会觉得还是家乡的菜地道,而且,总会有那么几道家乡菜,让自己百吃不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美食文化的相互渗透,全国各地的特色菜肴都有机会吃到了。如今,在东乡县也还可以吃到那几道菜,但设“招牌菜”、“摆设菜”的习俗却早已不存在了。
在家乡,乡土菜馆、农家菜馆也日渐多了起来,它们的存在,让家乡菜如同传统的习俗一样,虽历经多年却依旧存在。
除夕夜思
河北省文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焦喜俊
流光溢彩的红灯笼
融化了冬的萧瑟清冷
抚平了心里的褶皱
在天和地的眉眼里
欢快
挤走了所有的忧愁
撒欢儿的鞭炮
追着年的身前脚后响起
焰火耀亮天穹
承载着孩子们无边的喜悦
刚出锅的馒头敬神灵
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窗台上的菜肴敬祖宗
家族的藤蔓郁郁葱葱
团团围坐的圆桌儿
是吸力硕大的磁盘
让回家的游子泪眼模糊
居中而坐的长者
就在此刻
忘却了一生的步履匆匆
这个被幸福浸透的夜晚
是一个
能听出咚咚心跳
却探不出边际的怀抱
谁把院里的芝麻秸踩得
窸窣脆响
星斗苍穹
一同迎接亲情流淌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