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翻了一番多
眼下正是签订2012年种植合同的时候。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榆林镇的丰硕南瓜种植合作社社长徐广斌的办公室里,十几个社员聚集一堂,他们有的坐在办公桌前签订合同,有的聚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在探讨着将来如何加大投入……
记者正在询问南瓜种植效益的时候,一位30出头的青年农民开门进来了,他手里拿着合同径直走到桌前,没有半点犹豫就刷刷地签下了梁利国三个字。
于是,有人幽默地指着他对记者说:“他种的南瓜,3年就够娶个媳妇了。”梁立国却笑着回应:“哈哈……今年种少了,要是再多几十亩地,一年就能说个媳妇。”
梁利国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刚入社的时候,因为和社长徐广斌是亲戚,他信任徐广斌,但却也没敢多签,怕卖不出去烂在地里。他只种了10亩,结果挺好,见到大利了,一亩的效益达2600元以上,而种玉米最多也只有1000元左右。第二年,他扩种到20亩,去年25亩。“2012年我决定多签,种上五六十亩。”
“别人种的大葱、土豆,到现在都还在窖里搁着呢,而咱们跟着合作社种南瓜的,没等摘瓜,客商就来村里等着提货了,我们的社长真是厉害 !”
听到自己被社员表扬了,徐广斌起身递烟给各位跟随他的社员,社员们却连连说:“这哪儿成啊,合作社让我们挣着钱了,得我们给你买烟抽!”
“社员赚到钱了,对合作社更加热爱和信任了,这是我最高兴的。”徐广斌说。
合作社里赚外快
跟着合作社干,还有一个大好处,那就是不仅省工省力省钱,还经常有机会到社里打工赚钱。
在农村,没车没马的话,种地就得花钱雇人,而加入合作社后,实行了统一耕种,车、马、雇工都省了,技术、种子也不用自己操心了,种子由合作社统一提供,从海南引进的,比当地的普通种子一亩可以多产1000多斤,出籽率还高,产品销售也不用自己操心。南瓜收获时节,合作社需要很多人才能应付得过来,仅摘瓜一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年下来至少也能挣到两三千元。
“我们种的南瓜,亩产一般都在5000斤以上,而且是一茬一茬地出货,需要从7月一直摘到立秋。在家门口,就能卖到0.57元一斤,而以前自己开车去哈达,最多也只能卖到0.5元,还不算人吃马喂。最近几年的夏天,徐社长联络来的客商,总会在收获季节过来坐门收,7月中旬南瓜一上市,大家就都有现钱了,孩子开学需要的钱,提早有着落了。”一名社员对记者说。
夏天忙时,合作社每天要发运350吨南瓜,最多时每天发7辆大车,少的时候也要3辆,今年共发了5000多吨。
徐广斌以前是一个农产品经纪人,在外埠市场有着广泛的联系,现在北上来收他南瓜的人,就是从前他在哈尔滨哈达批发市场卖南瓜时结识的上海客商,当时这个客商告诉他,南瓜市场很好,但需要走量,并强调说:“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于是,2002年,徐广斌着手组建了南瓜种植合作社,并为其起了“丰硕”这个响亮的名字。现在,这个合作社已经吸纳了本村和周边的400多户农民入社,还辐射到了齐齐哈尔,2011年入社土地面积1万亩,从签约情况看,2012年能够一跃发展到3万亩。
“夏天,每天十七八个客商吃住在这里抢货源,现在已经和加工厂签订好了2012年的订单,有4000多吨呢。”与客商的关系密切,让徐广斌对南瓜市场行情摸得十分清楚,他说:往年这个时候还没签这么多订单。因为南瓜国际市场形势看好,加工厂都开足了马力。
谈到合作社经营组织的好处,徐广斌说,合作社是专门对农民开放的,享有免税政策。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才能保证可以走量,而农民方面,如果不加入合作社,就没有市场保证。所以说,我们做合作社做得很开心,客商喜欢我们,农民也喜欢我们。
南瓜地里“长出”大项目
在合作社办公室的对面,有一排新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徐广斌告诉记者:“那是厂房。”
他说,只卖南瓜原料产值低,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干赚钱多,于是就想到了“产业链”。他们聘请黑龙江商业大学教授研发南瓜粉、南瓜子粉、南瓜片、南瓜蜂蜜、南瓜煎饼等产品,现已置办上了南瓜粉烘干机、煎饼加工机、粉碎机。他们还与北京益民工贸成立股份公司,投资800万元进行南瓜粉深加工,益民公司投入设备和技术,合作社投入土地和厂房,并招来了三四十个工人。
除了南瓜粉,今年,他们还要投建年产1万吨生物菌丝体蛋白饲料项目和年产5000吨的饲料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南瓜茎糖度高,是一种上好的饲料,龙年要大干一场!”合作社与北京益民公司联合后,徐广斌雄心大增,他们要争取在两年间变成兰西县南瓜产业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