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信用县,宣传征信信息,发放信用贷款……近年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村信用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与此同时,要求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掌握的农户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议之声也开始强烈起来。
“‘资源共享’了,竞争怎么办?”面对“资源共享”四个字,有业内人士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资源共享已是大势所趋。”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在竞争中胜出的法宝,应该是核心竞争力。”
然而,什么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从理论上讲,一个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所独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与替代的、长期可以保持的、以支持和维系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能为顾客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为企业带来持续超额利润回报的独特能力与资源优势的整合。
因此,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其及时化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高质量的风险防控、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文化等方面。
在青海省贵德县,面对“资源共享”,当地农村信用社采取的做法是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几个方面为“抓手”,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应对市场竞争。
例如,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百姓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该联社积极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在春耕生产时期,科学制订资金投放计划并采取降低信贷利率的优惠政策,同时,简化信贷手续,实行限时办结,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便捷、周到、优质的信贷服务;为了支持妇女创业,该联社创新推出了适合地方经济特色的妇女创业贷款等等。
随着竞争实力的提升,目前,虽然贵德县农信社有个别优质客户因征信系统共享后流失为其他金融机构的客户,但总体上看,还是实现了业务经营数字稳健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该县农信社各项贷款22612万元,比年初增加2986万元,全辖区各项存款31920万元,比年初增加2882万元。上半年各项收入1101.8万元,比年初增加了316.7万元。
“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信用信息资源这样的竞争优势固然是促进金融机构赢得市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要想持久胜出,还是得靠该机构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述专家强调指出,“其实之前‘享有信用信息资源’无非是农信社人缘、地缘优势的一个外在表现,只要农信社不断强化这一优势,把根深深扎在农村,持续提供最适合当地农民的金融产品,就可以牢牢占据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