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两大生命线。而创新也正是对经营与管理方法的再思考。
第一,说说经营。
经营是不断地通过创新手段为企业创造效益,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应该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创新实际上就是如何研发出适合门店客层的产品,这种产品不仅是包括早餐速食类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还包括年轻人喜欢的“购物体验”这种虚拟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递减、市场消费需求不断改变、顾客购物心理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不敢不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创新就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我们绝不敢有“睡大觉”的想法。现在企业竞争变化得很快,昨天可能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今天就有可能听到上市的钟声。
在一切事务中,人是经营的创新之源。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思维模式,不在于智商的差异,企业经营也是如此。
第二,说说管理。
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持续有效的执行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良好的执行力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执行力是一切组织成功的关键。
一名德国技师给中国一家企业安装生产设备,设备安装完毕后,开始安装配电柜。在中国工人眼里,这是件简单的小事,配电柜仅仅是提供电源转换,不是很精细的技术,只要肉眼看上去摆得端正就可以了。可那位德国技师就是不同意,因为图纸上明确规定必须水平尺测量通过才能达标。虽然达到图纸上的要求难度非常大,可这位德国技师却一意坚持,直到达到标准为止。看似一件小事,却是对一个标准的严格执行。
由此,联想到我们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关键看执行力。对于我们企业的每一名干部员工,有效地执行必须在于“固化”,门店员工和店长的一日工作流程、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怎么做就该怎么做,个人不能对企业各项岗位流程的描述有太多想法,企业的干部员工更没有私自改变流程的权力。
然而,在我们企业,除执行的“边际递减效应”存在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有部分经营管理者善于“变通”,善于“投机取巧”,在执行过程中,想法太多,并擅自改动,导致执行结果面目全非。
在现阶段“后台决定前台”运营体系里,对于门店经营,店长员工做好销售没有其他捷径,惟一所能做的就是按标准、按要求去做。
企业的预算目标的达成、经营管理的创新、良好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一支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