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南开封有位“金牌”农村经纪人

董阎礼

  卢学生是河南省开封县闻名遐迩的农村经纪人。他既有农民的质朴与善良,也有商人的理性和精明。当地的干部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活财神”、“土专家”。他靠经营农副产品积累数千万资产,言传身教地带出了一批百万、千万农民富翁,还帮助数万户的农民引进经济作物。为了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卢学生带领徒弟与农民签收购协议,将农产品内销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外销缅甸、越南、加拿大等国家。他在全国有数百个营销网点,在同行业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最近,经河南省扶贫办郑重推荐,卢学生被该省新蔡县政府聘为“带领农民致富高级顾问”。

  “我们打心眼里感激卢老师”

  5月14日—15日,在河南中牟、开封两地,卢学生分别主持召开了两次小型农产品动态分析会。参会的有农贸公司的经理、有退休的银行干部、有下岗职工、有村支书,他们对大蒜、辣椒、花生、马铃薯等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各抒己见,卢学生时而专注听讲,时而迅速记录,最后,他再作总结。卢学生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通过农产品销售网络所掌握的大量信息,分析了相关农副产品的供求动态、价格走向,参会的人都觉得受益匪浅、心服口服。

  三赵村支书杨秀付与青岗村支书刘志明告诉笔者,卢学生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对农副产品与销售有准确的把握。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和全面统筹,卢学生组织一些农贸公司与农民签了回收合同,成熟即收,从不赊欠,很受农民欢迎。这几年,卢学生引进白皮大蒜、马铃薯、辣椒等优良品种,而且,品种与数量都根据市场需求,从不盲目,所以,现在他们村的农民都富了,盖新房、娶媳妇,有的还买了汽车,都打心眼里感激卢老师。

  “做农产品生意关键是抓两头”

  “订单农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长时间坚持更难,但卢学生做到了。早在1995年,卢学生了解到中国的白皮蒜在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市场空间巨大,而且利润可观。他在经营外省大蒜的同时,在河南的杞县、开封县、中牟县走乡串村,调查土壤结构,经过他与有关农业科技人员论证后,从全国著名大蒜产地山东金乡、苍山两县引进优良品种,利用3000亩地进行试验,成功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大面积推广。如今,白皮蒜在杞县已发展500万亩,开封县发展了30万亩,中牟县10万亩。在广大农民增收的同时,卢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无偿传授给弟子,使一批农村经纪人走上了致富路。

  在采访中,谈起卢学生对徒弟们的帮助,中牟县城关镇的农民刘小三感激不已。1989年,他就做起了收购农产品生意,行情好时,组织货源困难;行情不好时,收购上来的产品往往又卖不上价。2001年赔得更是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不得不摆地摊讨生活。2002年,他认识了卢学生。卢学生针对他的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做农副产品生意,最关键的是抓‘两头’,一头是货源,要与农民签合同;另一头就是要与销售地的收购方签协议。把这些工作提前做好,即使偶尔市场不好,也不至于赔,如果行情好,就赚大了。” 一席话说得刘小三连连点头。在生意上的技术操作层面卢学生也毫无保留地传授。从那以后刘小三经常积极地向卢学生请教,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现在刘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已拥有上千万的存款,还建起了自家的小洋楼。 

  帮一人是恩,助众人是德。多年来,卢学生就是这样有求必应地尽心尽力帮助一个又一个上门求教者。这些年来,他帮助的农户不仅有本地的,像江苏、山东、云南等外地的农民也都受到过卢学生的帮助。1995年,他在吉林考察时, 惊喜地发现松花江畔的扶余县适合种经济作物红皮花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他就在新站乡、增盛镇、三井子乡等几个地方推广,生产后组织销售,最多一次用了45个集装箱,将产品销往云南。

  有人曾半开玩笑地问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把你的看家本领都传给了弟子,不担心他们超过你吗?”卢学生动情地回答,自己是个苦出身,知道穷困的滋味,所以尽量帮一帮别人,看见农民兄弟钱袋鼓了,看见经营农副产品的兄弟富了,就打心眼里高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