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5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于加快转变茶业发展方式的考察思考(下)

刘年艳

  三、建立现代流通型茶业,以现代流通产业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1、传统茶流通主要是传统茶庄与批发市场相结合的小农市场体系。由于这个市场主体自产自销的特性,阻滞了生产的规模化。传统的茶市场经营环境,致使在中国既没有大的茶叶生产性企业,也没有大的茶流通性企业。

  2、现代茶业以现代流通体系作支撑。首先,现代流通体系是独立于生产而服务于生产环节的产业门类。其次,由于是独立的新型产业,体现现代特征,以新技术的应用为手段,真正实现现代技术如网络技术与传统流通方式的有机结合。第三,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实现产业化。第四,区域性现代物流体系的设计并与之配套对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四、建立全球性茶业,用市场的全球化推动我国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传统的茶业市场是分割的区域市场。

  第一,我国的茶叶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分割。

  第二,国内市场是本土的区域市场,国际市场等同于进出口,通过传统的产品出口贸易与销售来实现。价格在同业竞争的压力下,长期处于低水平循环,全球竞争力越来越弱。

  2、全球化经营要求打破国际、国内的区域界限,实现全球一体化运营。

  第一,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市场。就全球茶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性质的两类市场:一是以茶叶生产为主体的生产型市场,主要是指如中国、印度、斯里兰卡、非洲等等茶叶生产为主体的国家和地区;二是以消费为主体的消费型市场,主要是指如欧洲、美洲等等以茶叶消费为主体的国家与地区。

  第二,搞好全球市场的区域定位。根据两类不同市场的特征,制定不同的市场发展战略。以生产为主体的市场,主要有两大需求:一是多样化产品生产与创新对与之相应技术的需求;二是茶产品销售多元化对包装及配套的产品与技术需求。以茶消费为主体的市场,也存在两大需求:一是销售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如何建立茶店,突出中国茶特色而产生的如设备及产品的需求;二是不断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一个区域市场对中国茶产品的需求。

  五、 建立现代服务性的茶产业,以服务体系的产业化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1、传统的茶业服务是自我服务,对现代服务的需求是有限的。由于需求的不足,致使茶业现代服务体系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2、现代茶产业以服务体系的产业化为支撑。现代茶产业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二是提升和创新流通性服务;三是创新消费性服务;四是大力鼓励咨询服务。

  战略机遇与政策建议

  转变茶业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坚持“政府启动、市场机制、企业运作”三位一体。转变茶业发展方式,对茶业龙头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

  1、构建技术及产品制造联盟,创建全球制造基地。依据全球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变化,搞好技术研发;龙头企业要掌握核心的产品研发技术,在此基础上,面向资源优势性企业,通过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建立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协作关系;通过与优势资源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相结合,大力提升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以实现区域资源为全球市场服务的目的。

  2、构建新产品创新平台,推进产品系列化创新。按照“市场化定位,功能化创新”的产品发展战略,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构建产品的创新平台,搞好产品的研发。

  3、立足茶业多功能性,实行原料及茶成品功能、配料功能、休闲旅游功能全面开发,力争形成相关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化经营,以提升龙头企业整体竞争能力。

  4、改造传统的流通体系,实行流通体系产业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传统茶叶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改造传统的连锁茶店,大力构建新型产业业态。

  5、建立全球茶业商务服务平台,推进全球化经营。主要是构建面向全球的区域化的服务平台,搞好产品与技术的推广,通过网络平台推进消费者与中国茶业企业的互动,作好消费者的消费引导。

  6、投资咨询服务产业。引进人才与资本,着重开展市场研究、现代流通产业研究、全球化研究及品牌建设与运营的发展战略研究。为茶产业的升级,茶业现代化与全球化提供智力支撑。

  在转变茶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政府的引导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搞好规划与宏观调控。对茶产区政府,重点要做好对茶园发展的宏观规划与产地批发市场的规划,严格控制低档批发市场的重复建设;对销区的政府,重点是作好对批发市场的审批与宏观管理与服务。

  要鼓励茶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茶叶远程交易电子系统、全球茶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给予支持。要支持现代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对现代流通体系、现代茶业物流及技术产品的创新给予项目支持。还要鼓励茶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