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布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本报讯 5月13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蜂蜜》等4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介绍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新标准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查。其中,删除了不再使用的、没有生产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甲醛等品种;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等;增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调整食品用香料分类、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名单等。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现行涉及食品标签管理的法规、标准进行了清理整合。修订后的标准强调了食品标签中食品添加剂的标示方式,要求所有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明显标注。同时,食品标签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有科学依据,不得标示违背营养科学常识的内容,也不应具有暗示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食品名称应当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所使用的商品名称不应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示规定,规定了食品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标示要求,增加了推荐标示可能对人体致敏物质的要求。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是在分析近年来食品污染物监测等数据,参考借鉴国际食品法典和其他国家的标准、风险评估结果基础上修订完成,对现有标准中有关内容进行修订完善,增加了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等指标,调整了其他真菌毒素指标覆盖的食品范围。
《蜂蜜》明确了蜜源要求,设置了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的限量,增加了嗜渗酵母计数等规定,蜂蜜中的污染物、兽药残留等直接引用相关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规定。
(任闻)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报讯 根据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农业部采取措施强化监管,在巩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深化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经过认真摸底排查,严格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条件,对从事生鲜乳收购的奶站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2万人次,全面核查生鲜乳收购证和准运证核发情况、卫生设施达标情况、购销和检测记录以及相关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目前,全国生鲜乳收购站总数较整顿前下降了34%,减少了6890个,经登记注册的13503个奶站全部实行持证收购,设施条件基本健全,标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全国生鲜乳收购站检查率100%,全国7980辆生鲜乳运输车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二是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生鲜乳生产、运输特点,农业部门依法建立了专项监测、飞行抽检、异地抽查等监管制度。2010年,共对6606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专项监测,对4375个奶站实施专项检查,对2231台生鲜乳运输车辆实施督查。2010年和今年一季度生鲜乳抽检结果显示,抽检的2万多批次生鲜乳样品三聚氰胺全部符合国家规定限值,生鲜乳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奶牛养殖标准化扎实推进。国家已投资2.6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902万头奶牛实施良种补贴。2010年,国家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已支持832个养殖场(小区)的改建,新创建奶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场410个。对35多万头奶牛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目前,全国奶牛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28%,比2009年底提高5个百分点,荷斯坦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机械化挤奶率达87%,比清理整顿前提高了36个百分点。
四是奶农生产技术培训取得实效。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生乳》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各级农业部门强化了对奶牛健康养殖技术、生鲜乳安全生产技术、国家奶业扶持政策以及《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等内容的培训。2010年,全国举办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师资培训班2期、现代奶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奶牛科技入户专家培训班9期、生鲜乳生产收购专职岗位技能培训8期,累计培训奶牛养殖户和技术人员5000人次。
下一步,农业部将依法深入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全面实施生鲜乳监督抽检、进货查验、违法查处制度,突出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三个关键环节,严防三聚氰胺等问题死灰复燃。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解决好产地环境保护、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的协调发展,推进奶业生产方式转变,从源头上保障和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