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半年来,蔬菜价格受到的关注程度堪比房价,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卖难”,还是城市街头的“买贵”,每一次的菜价变化都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在关于菜价的讨论中,流通环节成为众矢之的,环节过多、流通不畅、价格翻番等各种因素都成为大家声讨流通环节的理由。同时相关的分析显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促使我国蔬菜种植区域由城市近郊向远郊、向农区转移。与此同时,蔬菜生产区域集中化程度加强,加剧了蔬菜产销区的分离。这就意味着,生产格局的变化对流通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蔬菜产业对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为此,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介入到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管理。不同的手段,能否达到想要的目的,这些手段的运用,能否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对此众说纷纭。本期我们聚焦各地的流通调控手段、倾听支持或反对者的声音,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关于政府参与农产品流通的真相。
新闻背景
北京:建公益菜市场 增加政府调控力
北京将在朝阳区建一个超大型综合批发市场,规模将比肩新发地,这是北京市首个公益性大市场。该市场建成后,将确保北京蔬菜安全供应,避免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场占地规模将达到1000亩,建成后,将发挥两大作用,平时确保市场供应和丰富市民菜篮子,遇到极端天气,外地菜无法进京,导致北京供应吃紧等非常时期将发挥应急保障作用,大量投放该市场的产品入市。如物价上涨,该市场将大量投放蔬菜,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优势,直接调整价格或者减免商户的摊位费从而拉低价格。
该负责人还解释说,目前北京市的大型批发市场,都是长期自然形成的,主要归属所在地,这种情况下,就造成政府部门对市场的一些管理方面,并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或发挥作用。比如一旦物价上涨,政府要求减免摊位费等,这些市场能否保证将政策落实到位,或市场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是否全部执行,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制的。建立公益性菜市场,将实现政府主导制,采取政府投资形式并引进社会资本,但政府肯定要占有比例,确保能够实现政府主导市场,也就是要让政府说了算,可有效保证物价的稳定安全。
此外,北京还将推广产销对接、社区直营为主的10种蔬菜零售新模式,并计划收购和参资入股社区菜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蔬菜零售终端控制力问题,以稳定菜价。据介绍,北京计划每个区县要与外埠2到3个蔬菜生产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每个区发展直营菜店要达到30家。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围绕公益性功能的实现,系统研究解决蔬菜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菜篮子责任制。
浙江:推百家公益菜市场
目前浙江城乡居民“菜篮子”每日所需80%来自于农贸市场。浙江省政府已明确农贸市场“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的新定位,今年年内将推出100家“公益”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不仅仅是卖菜的地方,它更体现着民生,要具有具体的民生性、本质的公益性、完全的社会性、有限的市场性。”该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而菜场中无论菜价、食品安全,还是经营户就业,都决定了菜场的公益属性。
浙江省工商局市场处负责人介绍,今后新办重要农贸市场,会在权衡经济与社会效益时更偏向后者,在降低或减免摊位费、市场改造投入、食品安全等方面将更掌握主动。今后浙江农贸市场规划用地不得改变用途,并将积极引入农贸市场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直销对接、连锁配送、设立直供直销点等新型业态,完善“菜园子”与“菜篮子”的对接机制。同时,实时监控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水平,实行价格公示;逐步建立价格预警和应急机制,设立价格调节基金,严厉打击恶意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不良经营行为。
根据浙江省政府的部署,今年将实施完成“百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全省各市、县(市、区)确保完成1家以上中心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试点。
广东:依供销合作社 办平价商店
“稳物价、保民生”是今年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为此各地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民生,稳定物价。对此,广州市更是出台了相关政策,依托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平价商店,以求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据了解,平价商店的设立方式为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内的商场或新建商场建设平价商店、在具备条件的超市及其经营网点建设平价商店、在消费群体集中的社区建立面向社区居民的平价商店等。根据广州市政府的计划,到2011年底,广州市内平价商店将不少于300家。
广东的经验得到广泛的关注,4月14—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广东省召开现场会,总结交流各地稳定“菜篮子”价格工作的主要经验。据悉,平价超市建设将可获得价格调节基金补贴,另外,平价超市在税收、用电用水、目录管理等方面均可享受优惠政策。 (本报综合报道)
批发市场要有公益性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是这些政策的支持者,他认为我们国家的蔬菜,大概有90%左右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集散的,农产品大概有10%左右。批发市场要收费用,一是进门的时候,要根据每车的分量收费用,第二是根据占地面积收租金,有的批发市场还要收交易费,批发市场为什么要收这个钱?因为中国的批发市场长期以来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把批发市场作为普通的商业设施来经营。而批发市场的投资很大,所以必然要收费。
现在还有些批发市场成了上市公司,要追求利润率,要给股民回报,这样的批发市场只有靠收费。在发达国家,包括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定位为公益性的设施,就是由政府投资,委托给一家经营性企业或者是非营利性单位进行管理,收的费用非常低,就是维持保本运营。
因为我们国家的体制原因,很多批发市场尽管收了很高的费用,市场赚取的利润也不多。城区的农贸市场也是这种情况,过去都是国营菜店,房租很低,是低成本经营,现在全部改成企业了,如果不提高菜价,连房租都交不起。因此,他建议国家考虑由政府投入社区的菜市场,不能把批发市场看成一般的商业场所,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带有基础性、公益性的设施。只有这样做才能解决问题。
持此观点的还有不少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马晓春认为农业与工业相比,确实是弱势产业,而且蔬菜等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应该更多体现其公益性。一是财政扶持保险公司,扩大农作物保险覆盖面;二是国家可以给予一定补贴,让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功能向公益性倾斜。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都属于集体所有,而我国的批发市场都是私人或企业承包,入场费、摊位费都较高。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菜价高、经营户生活压力大和国际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有重要关系。当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政府为外地摊主提供公租房,另外,农贸市场应该转换为政府的公益性事业,而不是作为盈利机构存在。
杭州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会长吴伟民认为,要推动公益菜摊的建设,一方面农贸市场要自身调节,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公益菜摊的建设无论对摊贩还是顾客,都是有利的,但总体来说现在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光靠几家农贸市场、几个样板工程还远远不够,希望政府能给予支持,让这项活动能更好地继续下去。
破坏公平就是扰乱市场秩序
在多数消费者为政府的公益性批发市场欢呼的时候,全国城市农贸中心(批发市场)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马增俊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如果没有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如果政府不是让所有的菜店享受同样的政策,那就是运用行政力量对市场的强行干预,并且是没有规律的干预。
他介绍说,政府通过公益性菜市场对蔬菜价格进行调控、保证蔬菜供应安全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经验,但是这些公益批发市场是建立在各个城市对批发市场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这些批发市场本身就是城市商业设施的一部分。比如在日本、韩国的一些城市都有几个大的批发市场,这些市场建立在哪些位置,是政府随着城市的发展,结合交通、人口状况提前规划出来的,这些批发市场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不允许社会资本随意建设,在市场的经营上有一定的准入机制和考核体系,政府对经营户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有退出机制,考核不达标的经营户会被要求退出市场,这样既能兼顾政府的控制力又能保证经营户有利可赢。
马增俊认为,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出台的不管是建立公益性批发市场还是政府收购、参股社区菜店的政策,对别的流通主体来说是一种不公平。本来是市场经济下平等竞争的主体,得到不同的政策,使他们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竞争中。他坦言,政府建立公益性菜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批发市场的控制力,完善通过批发市场的调控。但实际上不是只有政府建的批发市场才有公益性,所有的批发市场本质上都兼有公益性。以北京为例,一些大的批发市场比如新发地、锦绣大地等虽然是以经营为目的,但在非典、冰冻灾害等关键时期,也发挥了公益性作用,所以政府只要通过相应的方式加强对其管理就能实现调控。对于政府的公益性批发市场或者菜市场,马增俊提出这样的质疑“政府行为破坏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控,实际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对于政府应该如何发挥调控的力量,马增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要增加对蔬菜流通环节的调控力,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调控。就要给所有的批发市场、菜店实行统一的政策,或者统一免税、或者政府将这些地点全部纳入统一规划中,在地产政府所有的情况下,对经营者按市场原则统一管理,通过增减房租的方法,来实现调控。或者政府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来解决问题。即在每个地区建立几个菜价监测点,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菜价超过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可承受范围,可以用价格基金来补贴低收入人群,保证低收入人群生活质量不降低。这样既不妨碍正常的市场行为,也能保证让真正需要扶持的群体得到扶持。避免了公益性菜点开在谁家门口谁实惠,但是得到实惠的人群并非需要扶持的群体,真正需要补贴的群体反而没有享受到公共财政投入带来的实惠。
公益性菜场该怎么建?
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上海长宁区委就曾针对公益性菜市场建设提出建议。他们建议公益性菜市场在规划上,既要合理布局,又要保证菜市场的用地性质不随意更改。同时也应为“马路菜市场”提供生存空间的情况。
管理上,既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又要有公平的退出机制。建立标准化菜场长效管理机制,细化维持其公益性的相关考核奖励和处罚机制,同时将菜市场的公益性运作列入街道考核项目。
资金上,既要有常项的开支补贴,又要有专项的应急支持。逐步将标准化菜场的相关收费纳入公共财政。主管部门要将菜市场新建或改扩建、菜市场维护保洁、特定时期的经营补贴等各项开支,逐步纳入公共预算列支。
运营上,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有合理性的定价限制。对菜市场经营方式和经营成本做出监管评估,完善价格指导与监督机制。政府应出面核算菜市场投资回报率,合理控制投资回报年限,以此作为摊位费核算的依据,对摊位费给出合理的政府指导价和最高限价,指导菜市场合理收取其他必要管理费用,对乱涨价应给予行政处罚。完善基本蔬菜和副食品供销的预警机制,采取阶段性、单品种的价格平抑措施,定量、定时补贴差价。
服务上,既要防止大包大揽,又要注重调控平台搭建。政府应掌握市场的主导权,对各类菜市场性质和经营主体以合适的方式予以公示,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要加强菜市场信息监测和分析,完善紧急措施应急机制。推进食品安全流通信息追溯系统,提升菜市场的诚信经营。
(米雅娜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