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4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首季“开门红”


  江西:存贷款增量占全省金融机构30%

  本报讯  今年以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合作银行)积极争取一切优质客户,抓住一切有效发展机会,做到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各项业务发展超预期、超同期,实现“开门红”。

  存款增量增幅创历史新高。3月末,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217.82亿元,较年初增加294.23亿元,同比多增73.11亿元,增量占江西省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27.58%,同比提高5.26个百分点;增幅15.3%,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高于江西省金融机构平均增幅5.78个百分点,是全省金融机构平均增幅的1.71倍,增量和增幅再创历史最高。存款余额市场份额17.09%,同比提高0.74个百分点。

  现代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依托省联社管理和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新业务拓展力度,不断提升正规化银行形象、社会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百福”借记卡发行量达682.5万张,卡存款余额344.3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62.2万张和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25.7%;ATM(含CRS)布放量992台,自助现金设备总量稳居江西同业市场第二位;“新一代”自助转账终端新增2047台,新增百福商户9175户,绑定有效百福卡 2.4万张,绑定关联卡存款48.4亿元,共发生交易209万笔,交易金额439亿元,分别是上年的1.6倍和4.9倍;受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26.3万笔,取款金额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和35%,占全省同业交易总量的92%。

(徐平岸)


  云南:106亿元贷款投向“三农”

  本报讯  今年一季度,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压缩非农贷款,有效确保了“三农”信贷投入,为确保春耕生产、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水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服务,为保证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支农工作中,云南省农信社突出信贷重点,加大了对12类特色产品的信贷投入。为促进该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云南省联社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新增2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围绕果蔬、茶叶、咖啡等12类特色产品,重点培育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业发展。一季度,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新发放特色农业贷款3.04亿元,贷款余额达5.4亿元,受益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975户。

  他们还加大水利建设信贷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支持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兴水强滇”战略目标的实现,云南省联社与水投公司签署60亿项目贷款协议,计划每年为水利建设授信20亿,全力支持云南省骨干水源、五小水利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目前,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已发放两笔贷款共15.95亿元,支持了48个重点水源工程—大中型水库项目及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

  截止到3月末,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180.23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34.6%,对云南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达1792.7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449.7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0.87%;在新增贷款中,农业贷款达106.59亿元,占新增贷款的60%,充分发挥了支农主力军作用。

  (马  红)


 

  青海:一季度涉农贷款突破100亿元

  本报讯  截至3月末,青海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为100.1亿元,比年初新增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3亿元,占全系统各项贷款总额的76%,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今年以来,青海省农村信用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青海省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创新信贷管理方式,全力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青海各农村信用联社根据当前物价水平和农户购买化肥、农机具、农药、良种等不同资金需求,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单笔贷款由3千元至3万元提高到3万元至5万元,并且对农户备春耕生产贷款一律执行人民银行当期基准利率,不上浮,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备春耕资金需要。1至3月,全系统累计发放备春耕贷款9.2亿元,同比多发放0.9亿元,占累放涉农贷款总额的64.9%。

  此外,他们还大力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以支持发展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现代农牧业为重点,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小涉农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和实际,运用差别化金融服务措施,采取不同抵押担保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截至3月末,全系统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58.9亿元,比年初增加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

  (魏廷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