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广袤的荒漠中,千年古河床在其中沉默着,寂静成了那里无法撼动的基调。但曾经,那里也有过奔腾喧嚣的河流,曾出现过人潮熙攘的繁华。
为了结识心仪已久的敦煌,我耐着酷暑和无聊,乘车在河西古道上疾驰。路边一丛丛红柳随着汽车掀起的热浪摇曳起舞。偶尔,还会有一两只蜥蜴的身影在沙石间出没。行车途中,每隔几里路就可看到一座敦厚的烽燧,很像大自然刻意在戈壁画面上留下的突兀笔墨。蜿蜒至远方的汉长城也在这幅戈壁画卷上断断续续地呈现着,他们不停地触动着游人的视神经,以此向游人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以及艰难而又厚重的历史瞬间。
茫茫的戈壁,平坦地延展开来,直到无法猜测的视线尽头,成为遥远天际处灰白的一线。其间,除了局部的褶皱,绝无一点曲线,平得空旷,平得遥远,平得让人心生悲壮之感:生命的最初意义,难道是与所处的恶劣环境进行不屈的抗衡?数千年前,在这样一小块千里大漠中的绿洲上筑起这样一座城,并在千年之中创造了几度繁盛,这需要怎样的韧性!
到了敦煌,鸣沙山是第一个游览地。也许是一路相伴前行的驼铃声给了我耐力,也许是“峰峦危峭,山脊如刃,人马践坠,经宿复初”的诗句给了我豪气,烈日当头,我坚持着跋涉了一个多小时登上了沙山顶。站在沙山顶上,放眼望去,金色的沙丘一个连着一个,绵延着伸向遥远的天边。
从鸣沙山下来,我骑着骆驼转到了月牙泉。
在月牙泉,我被映入眼帘的大自然的艺术创造力惊呆了:月牙泉被环抱在鸣沙山中,外形酷似一弯新月,水面澄清如镜,即便偶尔会泛起涟漪,也会成为月牙泉的一道美景。沙不进泉,水不浊涸,水静印月,荟萃一方。在这样人烟稀少的大漠中,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沙泉共存之景,着实让人赞叹。此景是无情单调的沙与多情灵动的水的完美结合;此景让沙不再寂寞,让水不再孤独;此景让沙有了灵气,让水有了精神。
何谓“莫高”?有关莫高窟名字的由来,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但即便如此,当众人亲临莫高窟下的时候,无不异口同声地称赞其高超之处。莫高窟俗名千佛洞,其窟史自十六国前秦时开始,历经北魏、西魏、北 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11个朝代,长达千余年,其中数唐时最盛,相传那时已是“窟龛千余”。其实,莫高窟自身就是一个旷世奇迹。在中国,长城、故宫、秦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令人景仰的古迹,但都建成于一定的朝代,而像莫高窟这样历经千年不断开发,并保存了11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精华的古迹,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全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
莫高窟是一个让人容易沉醉的地方,它修筑于鸣沙山的断崖上,地质类属砂岩,比较疏松,有利于开凿洞窟,但却不利于雕刻石佛像,因此这里的佛像基本都是泥胎彩塑。莫高窟有几个出名的大佛,比如35米高的九层塔里,就有一尊初唐雕刻的弥勒佛,佛头比一般的佛像要大,若从下向上看,则会感觉自然很多。莫高窟洞壁四周绘满彩色壁画,在窟内光线昏暗的环境里,洞壁上色泽鲜明、笔法纯朴的壁画会给人一种入境般的享受。
游览过程中,觉得唐人的技艺甚是精湛:柔美的雕塑线条、绚烂的壁画色彩,无一不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虽然西夏人和清朝人对其中一些壁画、雕塑进行了复建,但复建之后的作品远不如唐朝的原作那般完美。似乎,日本人对敦煌文化也有着一种痴迷的情结。来莫高窟的日本游人特别多,与我同行的就有一个日本朋友,在用蹩脚的英语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游览了大半个中国,敦煌是他游历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很多时候,他听不懂解说员的讲解,但他却从不提问,只是非常专注地一直盯着看,有时候,他的眼中居然会闪烁着泪水……
据说,在过去的1000年里,那些在莫高窟艰苦劳作的工匠和虔诚的佛教徒们都是不吃肉的,他们人很少,呼吸洁净,因而1000年来与莫高窟结缘的芸芸众生对壁画“寿命”的影响很小,但是如今,敦煌壁画却以比古代快一百倍的速度走向衰老。目前莫高窟中保存的约45000平方米壁画中,有一半以上正遭受着名为“壁画癌症”——酥碱病的损害:有文物专家做过试验,让40个人在洞窟中待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了正常含量的6倍。近年来,每年到敦煌旅游的人数约60万,因此,蜂拥而至的60万游客对壁画造成的破坏力就可想而知了。
游走在敦煌的大街小巷,我的脑海中浮现着敦煌曾经出现过的一张张辉煌画面:历史上的、文化上的、宗教上的、艺术上的,一张又一张画面在我的脑海中轮番呈现。在离开敦煌的前一个夜晚,默默地走在敦煌城宽阔街道上的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与忧伤:今天的敦煌与昨天的敦煌相比,二者之间所不同的,已经不只是长久岁月的侵蚀,还包括虔诚信仰的变迁。蓦然回首时,千年的光阴已经静静逝去,在我们的记忆中,更多的,是一个又个唯美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