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档案”成职工好助手
“有了这本‘维修档案’,我们再也不用为设备维修犯愁了!”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搬运工区维修工刘慎海高兴地对笔者说。3月15日,井上爬车机爬车链条坏了,不能正常运转,刘慎海通过“维修档案”查出了问题所在,不到10分钟就使爬车机恢复了正常运转。
由于井上井下岗点多、路线长、设备多,特别是部分设备陈旧,因此,设备不时“发病”。以前设备出现故障,维修工只能运用故障排除法,一项一项地检查,程序繁琐不说,还耽误生产流程。为此,运搬工区维修工专门为每台机电设备建立了“维修档案”,将设备的初始数据、故障试验数据、部件出厂试验数据以及设备出现过的故障、维修方法和使用器具等相关信息记录在册。
“我们为每台设备都建立了‘维修档案’,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记录的‘症状’和‘药方’对设备进行‘救护’。”刘慎海解释说,“这本‘维修档案’,就是我们维修工的好助手。有了它,我们干起活来更得心应手了。”
(黄永峰 魏文)
点评:建立“维修档案”,将设备数据一一记录在册,让职工在调试、维修设备时能够心中有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重复维修率,而且提高了安全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个环节”促安全礼仪提升
安全礼仪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化”要求和“职业化”训练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承载着职工安全理念的“内化”,更承载着职工行为的养成教育,是员工提升安全意识,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平台。为此,冀中股份邢台矿严抓安全礼仪活动,在班前、班中和班后三个环节上抓好安全礼仪活动,树立从井上到井下全过程的“安全礼仪”理念。
班前安全宣誓:各区队班前会提前15分钟开始,由值班人员负责宣读当天的生产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跟班人员必须互联、互保并结对签字;全体员工诵读两条安全理念,面对全家福进行安全宣誓;排队进入职工澡堂,换衣服,领取矿灯,排队入井。
班中安全提示:全体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互相进行安全提醒、提示和祝福,如注意力要集中、注意找掉、注意片帮、注意观山和注意停电检修等。
班后安全点评:全体职工在收工后,跟班人员和班组长分别就职工的安全表现、联保效果、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一一进行点评。点评完毕后,全班排队集体收工升井。
(彭哲 石晨)
点评:“学而时习之”,通过这一系列安全礼仪,让职工在下井前温习安全知识,工作中不忘安全规程,升井后总结注意事项,“学”与“习”兼备,的确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好措施。
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工作
“小徐,墙上挂的那块‘4E6S’及 ‘三工’动态转换牌板上面的‘4E’指的是什么?”队长王金山问。“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处、每一时。”班组长徐爱林答。这是同煤集团晋华宫矿掘进二区二队早班班前会上的一幕。几年来,该矿一直把基层班组长和青年工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首先,加大对班组长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每年全矿班组长都要分批,分工种集中到矿教育培训科轮训,经培训合格方可持证上岗,享有班组长津贴。2010年,该矿还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和竞聘上岗的方式,使554名优秀员工脱颖而出,成为正副班组长。
其次,加强对青年工人,特别是新工人的培训教育及管理。该矿结合实际,按照专业、岗位和工种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广大青年工人进行系统的“充电”。在岗前培训中,坚决做到合格多少上岗多少,把好新工人上岗前的第一道准入关卡。该矿还积极在班组中开展班前班后文化学习和师带徒等活动,为新工人岗位成才搭建了平台。2007-2010年,该矿230名新工人当中,85%成为技术骨干,12名青年工人走上了班组长的岗位,增强了班组的活力与战斗力。
(许真小)
点评:年轻人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矿井安全、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抓青年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说抓住了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