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个地区发展没有文化就谈不上影响力,也就丧失了发展的根基。大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两区融合为长子营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在紧抓机遇的同时,该镇注重整理挖掘本地晋东南文化、移民文化、融合文化,打造“京晋文化”融合品牌,提升发展软实力。
长子营镇地处北京市大兴区东南,背依亦庄新城,面向青云店、安定,东瞻通州,西望大兴新城。流经大兴东南的凤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穿过长子营全境,万亩次生林坐拥西部,分布全镇的3000多亩湖泊水面镶嵌在万绿丛中。这里不仅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而且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以文化服务亦庄
祖为移民,根在山西。这是长子营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子营融合了移民文化、晋南文化、融合文化,通过不断交锋、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晋文化”。伴随着移民到来,移民们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把文化带到大兴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在辛勤劳作,不断创新发展,丰富了长子营的农耕文化。朱庄的鸭贡梨,移民后代代表、留民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张占林带领留民营村在凤河河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成为生态农业全球五百佳,捧回了世界有机农业种植大奖。以移民文化为底蕴的“凤河源”蔬菜成为京城著名品牌蔬菜。
多元文化融合让地区发展更加和谐美好,更加有吸引力,文化的融合更具影响力。
蜿蜒曲折的凤河成为沟通长子营与亦庄的纽带。多少年以来,凤河的许多故事与传说,见证了长子营与亦庄千丝万缕的交往与交流,皇城文化对长子营的巨大影响。
历史上的亦庄,地处古永定河流域,地势低洼,泉源密布,多年的河水、雨水和泉水汇集,形成几个很大的水面,于是南苑被称为南海子。曾经是河湖纵横、清泉四溢的水乡泽国,曾经是禽鸟翔集、奔马驰骋的皇家猎场的亦庄更加被人青睐是因为它现在的身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年轻新城正带动着北京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今长子营镇与亦庄融合,建设“一区五组团”、“一区五基地”,成为亦庄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文化调整发展思路
整理挖掘晋东南文化、移民文化、融合文化,形成“京晋文化”。长子营镇沁水营村是明成祖大迁移时期形成的古村落,是第一批迁移的村落之一,以原籍县名称命名,隶属凤河七十二连营之一。经过几百年的洗礼,形成了特有的山西移民文化和传统。村内现有文化、历史发展区一处,展示内容均是反映沁水营村生活、生产发展历史的农具、生活用品及大事记。
长子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圈可点。如国家级非遗名录白庙村音乐会、晋商会馆“梆子腔”的再城营五音大鼓、《旧都文物略》涉及的窦营少林弟子会、花会传统的民俗延续——李务轿子会、建构2A级景区留民营、全真教与千人饺子宴、万亩次生林生态景观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非遗文化的惟一性。以“京晋文化”为切入点作为长子营文化战略调整的思路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用文化带动产业升级
为承担起亦庄新城后花园的角色,长子营镇万亩次生林、3000亩水面、晋之园、良善坡等文化资源将转化为旅游优势资源。以良善坡民俗景观风貌区、“晋之园”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基地为核心,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新亮点,展示特色文化。在“良善坡遗址公园”将展示长子营镇白庙村音乐会、京东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游人走进长子营,了解长子营,共同建设长子营。长子营镇对留民营旅游进行重新规划、整合,以留民营村为中心向外扩展,充分利用长子营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万亩次生林、晋之园、北蒲洲生态农业体验庄园等,以留民营为龙头,做大生态景观旅游,通过旅游带动文化发展。
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长子营民间巧娘、能工巧匠不在少数。如李宏凯的灯彩制作等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植,就能从小作坊式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产业。充分发挥“北京最美丽的乡村”留民营的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业态发展,为亦庄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度假基地。启动留民营有机农业展览馆建设,展示留民营生态农业发展史,传承、弘扬生态文明。引进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拉动长子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