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会”,让人最为关注的就是《政府工作报告》,因为从这份报告中,能够听出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我们大国铿锵前行的脚步声,当然,有关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也涵盖其中。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告诉我们,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步伐将一如既往地向前迈进,其发展的契机蕴藏在国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个相关政策当中。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其具体措施包括: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等等。
以“大兴水利,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项措施为例。
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2011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地方水利建设,在支持地方水利建设过程中寻求发展的“共赢”,无疑是不容错过的发展契机之一。对于农村水利建设,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也曾提出,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投入,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对此,有专家测算,“高出一倍”四个字背后的金额约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也就是说,仅“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水利建设投资就将达到2.11 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83.85%——庞大的数字,不能不说是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契机。理由正如一业内相关人士分析的: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该项目庞大的资金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流、物资流和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紧紧抓住难得机遇,不断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的沟通协调,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使这些项目资金之“花”落入农村金融机构。
此外,“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等措施中也是蕴藏着如是发展机遇。
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国家财政支出重点还将向农业农村倾斜,以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的进一步提高。”惠农政策将带给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契机是毋庸赘言。因为目前来看,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大多数通过在农村网点分布最多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发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为农民无偿提供补助资金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规模、增进了银与农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
其实说到底,其中的道理正如“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规律所揭示的那样,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把握和研究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寻求和把握我们自身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