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3年多来,不仅国家出台了多部配套法规条例,先后有11个省市还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法规,各地也出台了不少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2010年,全国合作社更是以平均每月新增1万家的速度发展,到去年年底已超过35万家,入社农户约2800万。
这些数字虽然代表着合作社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不能说明每个合作社的生存状态如何。正如今年“两会”上大家更关注“幸福感”这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词语一样,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数据事实”背后的“生存事实”、“情感事实”,后者往往更能让我们发现问题。
作为一份以合作经济为主要报道领域,以为“三农”服务、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服务为使命的媒体,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合作经济事业在宏观上的发展态势,我们更关心每个合作社的生存现状和每位社员的“幸福感”。
新春伊始,我们的记者再次前往河北、河南、云南、上海等地考察合作社的生存现状。调查的结果可以套用一句名言——“幸福的合作社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合作社各有各的不幸”。那些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不断成长壮大的合作社是如何在政府的支持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下、社员的自我创新中找到了“幸福”的答案?而那些始终找不到出路的合作社又是在哪些方面遭遇了掣肘?“十二五”期间,在新的宏观政策中,合作社如何克服困难求发展?合作社还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记者不仅采访了合作社,还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希望成功合作社的经验、遇到难题的合作社的提问以及专家、官员们的解答,能带给合作社人更多的启示。
合作社问策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凤台县永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鲁中祝
发展基金该怎样积累?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提取的发展基金有明确的比例要求,然而明确的法律条文在现实中遭遇到小农意识的挑战。
鲁中祝说:“合作社提取一定的发展基金对于合作社扩大规模、抵御未来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很多社员从思想上接受不了这一点,只看到眼前的现实利益,不愿意把钱作为基金存起来,在这种时候,讲法律是讲不通的,合作社也不可能真的就去诉诸法律,对社员风险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这个培育过程中,很多合作社确实出现了意见难以统一,管理不容易的现状,成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鲁中祝认为,这是国家需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方面。现在政府有不少扶持合作社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固定下来,成为合作社的积累基金,通过实在的事例让社员看到积累资金在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才有助于合作社的发展,否则单靠思想工作很难在短期内起到明显效果。
生产设施用地从哪里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建设一些基础的办公设施时,土地往往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鲁中祝代表说:“国家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有明确的规定,流转出来的土地不能改变其用途。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建设一些基础的生产设施,比如办公室、仓库等,往往不知道该建在哪里,远了不方便,建在生产基地上又违反了法律规定,这是政府必须为合作社发展解决的问题。”
合作社从哪里融资?
贷款难几乎是每个合作社都会遇到的问题,鲁中祝也不例外,“只要是贷款,银行就要抵押,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有什么东西来抵押呢,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寻求化解风险的途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现在的运营体系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想要贷到款非常难。最近我们合作社刚刚从银行贷了点款,但是这是以我的私家车作为抵押为代价的。而且还是建立在我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首先我有经济优势,有可以抵押的东西,在当地我的社会关系也相对较好,有不少的同学、亲戚在银行工作,其次人大代表的身份也为我赢得不少的方便,如果是单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这些资源可以利用,没有市场、没有管理力量也没有人才,要得到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是非常难的,所以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扶持。”
河南省新野县宛绿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洪定
如何形成高效的土地流转模式?
宛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7年,以种植甘蓝为主业。近年,合作社在河南、湖北等地开展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发展社员。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流转模式,合作社发展遭遇很大瓶颈。
刘洪定表示,目前流转的效果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在农村,流转的土地使用权一般在20年左右,农民对土地非常敏感,并且普遍对专业合作社缺乏信任,参与流转的积极性并不高。同时,合作社对大规模流转也存在担忧,土地流转过来合作社必须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保证每年流转费用支出,一旦出纰漏,就牵涉政治问题,合作社要面临市场和政治双重风险。今年开始,宛绿合作社尝试与当地乡政府共同探索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模式。由当地乡政府出资成立一家公司,负责从有意愿的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然后再流转给合作社,这种类似于担保性质的公司既有信誉也有经济实力,打开了流转困局。相信会有所收获。
河南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崇杰
谁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
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麦稻轮作,夏秋种稻米,冬春种小麦,种植面积10万多亩,距黄河不足5公里,农业灌溉用水历来取自黄河,所以大米品牌取名天灌。去冬今春,河南遭遇大旱,濮阳从十月份连续三个月未下雨雪,直接给合作社造成减产20%的重大损失,水利设施缺失是其主要原因。
王崇杰介绍,范县农业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本地多个地方水利设施依然是集体所建,年久失修,而且深眼机井、沟渠等水利设施建造得很少,遭遇旱灾,黄河水下降50厘米,合作社的灌溉成了很大问题。水利设施属公共设施,投入巨大,而且沟、渠等建设要占用耕地,单个合作社除了配合政府水利建设,内部协作灌溉以外,很难有所作为,希望当地政府根据今年“一号文件”修缮水库等设施,多打深井,保障农业用水。
河北省河间市乡友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庆伟
起步阶段的合作社能得到扶持吗?
河北省河间市乡友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2009年已通过工商注册登记,成立两年来,还没有度过艰难的起步阶段。社员们大多是名义上加入,实际上各种各的地。究其根源还在于社员没有看到加入合作社带来的经济效益。
合作社理事长王庆伟说:“我们亟需项目和资金,但是在起步阶段,因为还没有作出成绩,向职能部门申请项目扶持的难度很大,国家给予专业合作社的好政策落实到下面,却因为各种因素无法全面惠及。同时,我们呼吁社员参与的声音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能是合作社的几个带头人用自家的几亩地和资金,先进行新项目的试种。社员看到这个项目能增加收益才跟风参与。”王庆伟呼吁各级职能部门能针对起步阶段的专业合作社提供相应扶持。
河北省隆尧县富民小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杜庆科
粮食专业合作社如何调动社员积极性?
河北省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但是粮食类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却远低于其他种植类专业合作社。河北省隆尧县富民小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庆科分析到,造成这种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较低,小麦在长达240天的生产期中,包括秸秆还田、耕地、播种、收割等诸多流程,要施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六遍灌溉水,各项花费高达七八百元,其中并不包括农民所付出的人力成本。没有遇到灾害的年份,农民每亩净赚一两百元。
杜庆科介绍说,他发起成立专业种植小麦的专业合作社,初衷包含了巩固冀南地区小麦种植传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良好愿望,但是即使加入合作社,得到了技术指导和服务的社员,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收入水平低的情况。因此,依靠粮食种植带动社员积极性的难度很大。他呼吁粮食种植类专业合作社不可或缺,因为粮食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应该得到各职能部门更大力度的专项扶持。
幸福样本
村镇银行助力合作社产业开发
上海锦丽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机耕、植保、播种、收割服务的农户合作社,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该社2010年新购两台农机,当时资金需求为40万元。通过松江民生村镇银行,该社解决了融资需求,5个月即实现农机服务收入16万余元。目前该合作社正在向“规模化耕种”、“种养一条线”发展。
上海松江民生村镇银行董事长张莹认为,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区域的支持可以达到100%,传统上认为涉农金融风险过高,其实通过制定贴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授信政策,为“三农型”区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完全可以引导金融资源自愿流向涉农领域。目前,上海松江民生村镇银行通过立足区域经济,支持区域街镇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开业一年即取得税后利润2500万元的业绩。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将成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重点,而这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涉农金融机构和业务的扶持政策,将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导金融资源“自愿”流向涉农领域。
十二五规划: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合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兴修水利 合作社可承担项目
云南省开远市羊街乡古城村委会黑泥地村,共有耕地3800余亩,其中旱地3300余亩,水田5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为5亩左右。主要以种植优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由于距离三角海水库较远,加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黑泥地村严重缺水。2009年2月,该村l57户农民自愿以604 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按照每亩土地每年支付500 元使用费的形式组建了开远市金土地粮食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先后向开远市供销合作社的农兴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申请担保贷款230万元,建设钢混大棚450亩,2.5万立方米蓄水坝塘三个,新建6公里长灌溉沟渠一条,极大地改善了该村的农业基础条件,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总蓄水量为7.5万立方的畜水池三座,并争取到大庄水库工程在合作社建蓄水量为10万立方的大型坝塘一个,届时可解决合作社带动范围内的3800亩土地灌溉用水问题。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乡饮粮食和饲料农民专业合作社则组建储蓄水小组,积极争取政府水利投入,配合政府挖沟建渠,从附近的月亮湾水库,修建了10多公里的引水渠道。大旱之年,合作社协调水利部门放水,组织社员灌溉,保证了合作社5万亩小麦正常生长。
十二五规划: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代表委员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工商联副主席 刘野
我今年的提案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心,采取“四位一体”模式,破解我国农村金融难题。“四位一体”模式是将政府、农民、企业、金融机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优势。政府应与知名大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以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引导农民通过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和产出能力,形成公平受益机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在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与知名大企业合作,引入启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共同发展现代化农业项目;银行给合作社以低息贷款配套资金支持;政府给合作社以贴息、补贴和其他政策支持。通过这种结构安排,在农民不失去土地的前提下,将分散于一家一户的农业资源集中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农民获得土地收益、资产性收益、劳动收益和其他收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 金建忠
嘉定郊区土地几乎100%流转出来,全由合作社在经营,通常这样的情况,地方政府是通过改建、整合一些旧的仓库等设施尽力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条件,但是国家的土地政策是不敢突破的,希望这个问题能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来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凤台县永望食用菌
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鲁中祝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从事的都是特种作物,在生产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设备要求,比如养鸡专业合作社需要蛋孵化器等,这些设备单靠社员集资购买是非常难解决的,如果一些基础的生产设备能纳入国家大型农机补贴的范围,将会有助于合作社的壮大。当前,很多合作社的生产设施是由企业提供,但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是一种商业合作关系,从长远来看,企业毕竟不是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可能会与合作社争利益,所以依靠公司支持合作社不是长久之计。
记者观察
任重道远的扶持之路
作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又一重大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动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成为社会的共识。
作为基层的领导者,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感触很深。他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嘉定区承担起上海市蔬菜供应的职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社的规模化生产直接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产出的提高,走合作社的路子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推动力深信不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与市场对接的重要平台,分散的小农经济有了聚合的平台,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要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也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实现。”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者,鲁中祝更是不吝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甚至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来推动。为什么当前的很多农家书屋、健身器材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因为农民从根本上缺乏一种组织和向心力,基层的村委会组织跟农民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结,服务意识也比较淡薄,而相比之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却可以通过经济利益的联结把农民组织在一起,这是一种非常牢靠的关系。合作社完全可以发挥作用把社员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农民也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摆脱麻将成为唯一娱乐的现状。”
无论是国外的合作社的发展经验还是我国的发展趋势,都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可能最终还是需要自身的不断成长,但是对于那些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还是需要国家从全局的层面来扶持,比如说土地的问题,如果规范用地不解决,长期处于“名不正言不顺”中的合作社恐怕难以有长足的发展后劲。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对其扶持也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不能因为其收效甚微,我们就回避问题,任由其在市场浪潮中自生自灭。合作社的壮大需要很长的时间,对其的扶持也将是任重道远。 (米雅娜)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李威、雷萌、于璐娜、米雅娜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