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感慨地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经过3年的努力,全省农信社不良率下降、资本充足率提高等重要指标进步度已连续两年全国同行排名第一,从起死回生迈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3年多来,总资产、贷款、存款、不良贷款等多项数据全面向好,一个曾被业界认为“很难翻身”的金融机构,如今生机勃勃。
冬日的暖阳晒得人热乎乎的,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永安村村民陈金霞眼看着和自己同一组贷款的姐妹吴清銮家的新居即将建成,一脸的羡慕。
陈金霞是枫木镇最早争取到海南省农信社“一小通”贷款的妇女之一,从2008年的5000元开始,至今她已经累计获得贷款3.7万元,从未拖欠。这些小额贷款,为农民扩大生产规模走上致富路派了大用场,当初与陈金霞联保的5户中,已经有2户开始盖新房。
和陈金霞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南农民爱上了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积极贷款-发展生产-还清贷款-争取贷更多的款-扩大生产规模……”正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吴伟雄说:“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农信社是咱农民自己的银行,我们就得真正俯下身子,付出真情,真心服务农民,切实把农民的事办好。”
把“农信社”3个字拆开,这3个字,恰恰归结了海南省农信社的核心职能。
农:服务“三农” 一马当先
自从2007年8月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全省农信社运行逐步进入正轨,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据统计,3年来,全省农信社已累放农户小额贷款39.5亿元,新惠及25.6万农户。2010年,累放农户小额贷款19.55亿元,完成省政府18亿元计划的109%,余额达41.3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的70%以上。
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坡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建文做梦都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农信社贷款+政府补贴+农民自有资金”的新模式,能让全村56户农民破败房屋变漂亮新居。
海南省农信社在发放贷款中也创造了许多新模式。屯昌县农信社与当地富通三农担保有限公司签订担保贷款合作协议,富通公司向农信社先期缴纳了400万元的担保金,仅2009年一年就为400多户农民担保贷款3100万元,农户最高可贷款30万元。此举既有效解决了当地槟榔种植购销户融资难问题,极大促进了槟榔加工物流产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信社的信贷风险。
海南省农信社新闻发言人陈奎明介绍说:“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由当地种养大户或致富带头人联合成立的农民担保公司,为农民提供有效担保,是解决3-10万元最多不超过50万元贷款需求的有效途径。”
东方市三家镇酸梅村是东方反季节瓜菜种植基地之一。当前正是瓜菜需要下肥的时候,许多农户缺乏资金。通过农信社拿到联保小额贷款后,正可解燃眉之急。
东方小额信贷技术员纪新丹说:“ 5万元贷款以下市政府全额贴息,农民对小额贷款太欢迎了!仅仅两年多时间,我们已经为5988户农户提供贷款6569.7万元。”
截至目前,海南省各级政府已斥资7700多万元,对小额信贷实行专项贴息。海南省省长罗保铭曾说过:“政府出钱给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这笔钱花得值!”
信:诚信是金 无信不立
“有借不还”,是包括海南省农信社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最担心的事情之一。但,拿出什么招,既能有效规避风险,又能增加农民还款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农民树立诚信意识?
海南省农信社通过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独创“诚信保证金”制度,把利率定价权交给农民,通过利益引导农民、客户讲诚信,建立诚信培养的长效机制。
屯昌县农信社小额信贷负责人郑诗程手中经常拿着一张“利率定价培训单”,全省几乎所有的小额信贷技术员,在对农户进行发放贷款前的培训时,都会郑重抛出这番话:“小额信贷利率定价采取优惠利率定价机制,只要你讲诚信,按时按月还利息,利息就低;如果你不讲诚信不按时交利息,利息就高;如果平时有了闲钱存在信用社,贷款利息会更低…… ”
据郑诗程介绍,以某农户贷款1万元为例,其每月利息可能是60元、81元、99元或120元,具体是哪个利息档次,完全取决于借款农户的还款情况和存款意识。
2008年5月,针对媒体披露的海南省党政公职人员拖欠农信社贷款1.4亿余元的恶劣现象,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南省纪委、海南省监察厅强力介入,省高院及各级法院大力支持,掀起“清收风暴”,近3年全省农信社共收回不良贷款17.5亿元。
通过清收行动,有效地盘活了农信社不良信贷资产,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化解了历史包袱。强力清收,也震慑了一批“老赖”,显示了海南省委、省政府打造诚信海南的决心。
社:肩扛责任 社社互助
肩扛社会责任,服务一方发展,是地方金融机构应有之义。
去年10月,海南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损失惨重。大灾发生后,海南省农信社第一时间宣布发放3亿元专项贷款支持救灾,随后又筹集10亿元支农信贷资金,设立专项贷款支持灾后重建,还积极捐款100万元支持灾后重建。
在汶川、玉树地震及南方多省区发生旱情等灾害时,海南省农信社都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积极捐款,彰显了社会责任。
“三社帮一村”,则是海南省农信社独创的支农新模式,即利用中华职教社的培训优势、农信社资金优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近两年全省农信社累计向15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8730名社员发放小额贷款2.17亿元,仅去年就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增收超过3.5亿元。
从2008年开始,海南省农信社面向社会招聘了500名大学毕业生担任小额信贷技术员,主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服务。一般情况下,从社员申请贷款到领取贷款只需要7个工作日,第二次贷款一天之内完成,极大地方便了社员贷款。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3年多来,总资产、贷款、存款、不良贷款等多项数据全面向好,一个曾被业界认为“很难翻身”的金融机构,如今生机勃勃。
海南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感慨地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经过3年的努力,全省农信社不良率下降、资本充足率提高等重要指标进步度已连续两年全国同行排名第一,从起死回生迈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