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RFID技术被认为是物联网的代名词,但是,近几年来,RFID技术从喧嚣走向冷静,二维码浮出水面。事实上,作为一维码的替代型技术,RFID与二维码的博弈长期存在。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背后是不同的商业模式之争。面对呼之欲出的万亿级市场,不管是流量模式还是服务模式,资本趋动着产业链条各自站队。
博弈加剧
“RFID和二维码是一维码的替代型技术。和一维码相比,二维码和RFID技术的信息容量几何倍增加,容量的增加不是量变,而是给上层应用带来质变。”华南理工大学研究RFID和二维码技术的宋海涛教授介绍。
“二维码和RFID认证识别环节是物联网的关键环节,尽管物联网概念很大,但如果物联网的相关支持政策正式确定下来,二维码和RFID将是物联网投资最早的受益者。”宋海涛教授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两种技术路线的争夺将日益激烈。
零售巨头沃尔玛曾对RFID技术投入不少人力财力,但几年下来也没有大的进展。究其根本,成本是主要推广瓶颈。“RFID初始成本相比二维码起码贵了10倍,这对于日化零售这样低利润的行业一直是一大门槛。”
宋海涛认为,除了初始成本,使用成本也无法忽视,“因为RFID需要专用的芯片,短期内芯片成本无法大幅下降。而且在使用时需要专用设备,国内最便宜的RFID要三到五元,这种价格对于利润率较低的行业来说,不能接受。”
“但RFID也有二维码无法实现的优势,传统二维码标签印刷之后不能修改,RFID能多次读写,存储容量更大。”采访中大多数专家和用户都认为,未来两种技术将长期并存,无法相互取代,二维码在零售日化制造等低利润率行业发展较快,但在交通管理、物流的行李包裹、货箱、集装箱、车辆管理、医药和食品的安全管理、人员证件和可以重复使用的票证应用中,RFID将有更大优势。
最终谁会在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中获胜,全面取代现有的一维码大规模普及(一维码依然占有条码采集80%以上市场份额),取决于谁的成本下降更快,应用模式更合理。
应用裂变
亚运之前,广州食品溯源管理系统已经投入运营。广州广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率先成为全市首个运用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的试点,该公司生产的酱油产品贴上了二维码,消费者只需通过带摄像头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就能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据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安全处有关人士介绍,这种二维码的溯源管理方式,在亚运后已向全市1449家食品生产企业推广。
“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提升的呼声很高,很多企业也意识到做品牌、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但苦于找不到好办法。有了二维码,好产品、好品牌的信息一览无遗,好坏很容易分辨。”广东水产商会副会长杜永雄十分看好二维码在水产市场的应用前景,“我们商会在做大量的工作,通过内部会议,内部刊物,网站等渠道,推动会员企业使用二维码,促进产业升级。企业的积极性也很高。”
据悉,二维码已经在物流、金融、交通、制造业、电子商务、传媒、旅游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商业流通领域,二维码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商业模式革命。通过二维码,消费者能参与到商品管理应用中去。举例来说,一瓶茅台端上酒桌,所有的人都不能肯定是不是真货。如果茅台酒使用了二维码,顾客只要用手机一照,就能知道酒的真伪,消费者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出来。而对于茅台这样的酒厂来说,与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在防伪上且效果难尽如人意,不如使用二维码来防伪。 (高凌云)
■链接
[二维码]
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通过专用读码设备或者智能手机,就能读取二维码中的大量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与RFID相比,从一维码切换到二维码除了印刷,几乎不需要增加成本。
[RFID]
一次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具有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可重复使用等优点。精髓就是无线交换数据,这个数据交换过程需要两种设备来进行,一个能读写射频数据的设备,与其配套、用于存储编写数据、含天线的芯片RFID标签上的数据可反复修改,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使用,将一次性成本转化为长期摊销的成本。还可以在那些一维二维条码技术无法适应的恶劣环境,例如高粉尘污染、野外等环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