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支持。如何顺应世界潮流,在我国广袤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地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找到农村金融供求对接的有效机制和途径,最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道路,是当前破解“三农”难题、助推农民致富的重要命题。
对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关键。一直以来,银行机构觉得找不到有效信贷需求,而大量的农村经济主体又觉得发展生产得不到有效的信贷支持,出现“难贷款”和“贷款难”的矛盾问题。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对“有效需求”的理解。有效需求的概念可有三种理解:一是按银行业的现行授信规则审视后符合授信条件的信贷需求;二是有投入产出效率、具备内在还本付息能力的需求;三是具有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应该努力去做的项目需求。
但问题在于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是属于“第一种”理解,认为符合授信条件的金融需求才是有效需求,所以,银行总认为有效需求己基本满足,关键是在农村地区缺乏符合授信条件的有效需求。事实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和信息充分对称的要求,才被认为不具备授信条件。如能针对项目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采取灵活的授信办法,就可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对第三种具有综合效益的信贷需求,可以把其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剥离,属于经济效益部分,银行按照第二种有效需求理解对它授信,属于社会效益部分,应该由政府安排政策予以弥补。当对这类项目附加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政府承担了为获取社会效益的成本后,也可以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因此,“贷款难”和“难贷款”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银行从传统的信贷规则和授信条件去理解农村需求,看不到潜在需求。
从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农村合作金融结构现在和未来都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从银行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现状来看,除了农行、邮储银行承担了部分农村金融服务外,农信社及其改制后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实际上始终占居支农主力军的地位。以江西为例,全省农村信用社2/3以上的县级法人机构存贷款业务规模居当地金融机构之首,2600多个机构网点覆盖了全部乡镇,每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的比重均达70%以上。虽然近年来全国成立了300多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基本上是在县城与各家银行竞争,其信贷结构中支农比重很低,每年实际发放的涉农信贷总量不及农村信用社每年增量的1%。因此,目前真正履行金融支农职责的还是遍布全国各乡镇的农村信用社。
从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分析,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全国来看,农村金融手段总体上只能满足农村地区最简单、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如融资服务的金融品种仅限于信贷,直接融资基本上没有展开;农村保险也是保险业最薄弱、最落后的环节等等。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落后,导致农村大量显性的、潜在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民难以利用金融手段实现财富增值和脱贫致富,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问题焦点,并非机构问题,而是机制问题。中国金融机构的网点总量和分布密度位居世界前列,各银行网点覆盖乡乡镇镇,但中国农村金融供求之间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其原因是机制问题。这主要体现为五大矛盾:一是农村金融需求面临的高风险与金融企业趋利避险的本质特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影响较大,加上风险补偿、风险分散等方面没有建立起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使“三农”经济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和损失大部分转嫁到农村金融机构。而农村金融机构若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金融支农的同时,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二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与农民承担融资成本的低能力、农民生产的低效益之间的矛盾。农村信贷额度小、服务对象点多面广的特点,决定了发展农村信贷必须付出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但作为经济实力普遍较弱的农民,却要求在获得金融支持的同时支付较少的付息成本。三是农村经济实体普遍存在抵质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与现代金融严格的抵质押条件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民及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由于生产规模小、资产少等原因,不仅第一还款来源难以确定,而且普遍存在抵质押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作为靠管理风险盈利的现代金融企业,“审慎经营”却是其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四是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社区性特点与农村经济日益扩展的多样化、开放型需求之间的矛盾。五是农村金融以信用为基础与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之间的矛盾。银行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但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的信用法则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再加上过去长期的 政策性信贷和输血型扶贫,导致逃债赖债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法制环境的不完善,使大量信用贷款缺少法律的保障。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肖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