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节能服务“十二五”扬起“绿色风帆”

尤 云

  2011年1月13日,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0年度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发布了《“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和成就,指出节能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力量,截至“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已经实现总产值836.29亿元,同比增长42.31%,比“十五”期末增长16倍。报告同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具体目标是:节能服务产业实现总产值3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超过1500亿元,实现节能能力超过4000万吨标煤。

  节能服务成为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

  从总产值上看,近几年来,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速在60%以上,已经成为用市场机制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纵观近五年来的规模发展情况,呈现出较大型节能项目成为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明显等特点。

  一是连续几年,冶金、建材、石化、电力等工业领域的较大型节能项目已经成为拉动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对总产值的贡献率较大,年平均贡献率均在70%左右。因政策影响和节能服务技术进步等因素,预计“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在工业领域所占比重将会稳中有升。

  二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区域差距明显。“十一五”期间,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产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占到80%以上,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东、中、西部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8.7%、36.2%、15.1%,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依旧明显。随着西部地区政府及企业对节能重要性意识的加强,以及客观存在的巨大的节能市场潜力,在本地化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将会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将吸引发达地区的节能服务公司向西部辐射或转移。“十二五”期间将会拉动西部地区的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刚刚引入中国的新型能源管理形式—合同能源管理也正在日益被中国的节能环保公司所接受,并将在今后的公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累计达683.95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2242.68万吨标煤,年减排二氧化碳6106.7万吨。与“十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总量相比净增15倍。

  中国的节能服务公司矢志不渝地在“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成立节能技术研究院、所、中心87个;取得国家专利1582项,其中发明专利317项;建立产业园区及规模化产业基地153座,形成年生产能力接近300亿元。其中,获得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奖励资金5.2亿元。财政贴息资金11.8亿元。

  融资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在节能服务产业细分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批充满活力、特色鲜明、颇具规模的品牌企业,这些公司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带动了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他们正成为节能服务产业的中坚力量。为了支持这些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除了自由资金和银行贷款外,风险投资和租赁业务也正在加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

  截止到2009年12月底, 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ESCO贷款担保计划共实施了6年,EMCO贷款担保共完成项目148个,涉及各地42个ESCO企业,项目总投资90997万元人民币,贷款本金57372万元,担保总额51655万元人民币。ESCO融资担保项目覆盖了全国22个省市,中投保公司与12家银行及山西、黑龙江、四川等6家省级担保公司合作,共同参加到这一贷款担保计划之中。

  在中国,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正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从资金渠道来看,虽然节能服务公司仍以自由资金投入为主,但是银行贷款逐年明显增加,风险投资和租赁业务正在加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

  二从市场分布来看,工业企业节能潜力大,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遥遥领先于建筑行业,占总投资的71.7%;建筑和交通分别占总投资的26.3%和1.8%。“十一五”期间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在工业企业的份额逐年攀升,在“十二五”期间与建筑、交通行业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三从商务模式看,节能量保证型处于主导地位,占57%,节能效益分享型占32%,能源费用托管型占8%,金融租赁型占3%。在行业分布上,工业领域节能量保证型依然唱主角,节能效益分享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主要在建筑领域施展。随着国家出台相关财税激励政策的贯彻落实,节能效益分享型在工业领域将迎来较快的发展。

  同时,国家对于节能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自2003年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进入了第二阶段依赖,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示范项目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平台和担保融资平台,进一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扶持更多的新兴节能服务公司快速成长壮大,向他们提供技术援助、专业培训、融资担保等系列服务,并通过政策研究为节能服务公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标是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形成与发展。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简称EMCA)和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I&G)同为项目二期的执行机构,分别承担两个平台的相关任务。

  节能服务产业为“十二五”助航

  今年是“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开端,为了能够圆满的完成“十二五”的任务,节能服务产业已经明确了它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

  首先,数量上要增多。预计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从“十一五”期末782家发展到2500家,行业从业人员突破100万人,其中大型综合性节能服务公司(年产值5亿以上)50家,大型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年产值2亿元以上)100家。

  其次,资产上要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实现总产值的目标是3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超过1500亿元,实现节能能力超过4000万吨标煤。

  最后,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要有效带动节能服务产业周边的节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产品制造、节能工程设计、节能咨询评估等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大力发展,加快形成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成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节能环保产业中最重具市场化、最具成长性、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朝阳行业,争当国家重点支持的科技服务业中的排头兵。

  

  链接:合同能源管理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其核心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