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翱翔
——河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之歌
刘麟/作词 关峡/作曲 周虹/编曲
来自田野,飞向村庄,金燕展翅送来吉祥。
衔来春雨,衔来阳光,把爱巢筑在百姓的心房。
声声呢喃,描绘春色,服务三农,大爱无疆,
看那现代快捷的服务网点,恰似星辰布满城乡。
啊—— 啊——
我们勤奋尚德的农信人,像腾飞的金燕展翅翱翔。
飞向城乡,惠及四方,金燕展翅天高地广。
载着诚信,载着问候,推开渴盼温暖的门窗。
播种激情,放飞梦想,改善民生,奔向小康。
用那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点燃农家富裕的向往。
啊—— 啊——
我们务实怀远的农信人,像腾飞的金燕展翅翱翔。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报喜。要问燕子说什么,这里的春天真美丽……”童谣有脚,昔日的小燕子,穿越岁月,穿越风雨,穿越田野,变作今日的金燕,在中州大地展翅翱翔。这首倾注了全省农信人大量心血的河南省农信社之歌——《金燕翱翔》,闪烁着幸福的阳光。
“来自田野,飞向村庄,金燕展翅送来吉祥。衔来春雨,衔来阳光,把爱巢筑在百姓的心房。”
歌声来自全省农信人的心愿,更来自民俗文化的雅韵。从这里我们可以听到河南农信人满腔沸腾的血流声,可以听到金燕从民俗文化中新生的欢乐。祖国的天空,中原的大地,不但有“年年春天来报喜”的春燕,而且还有“展翅送来吉祥”的金燕,我们的山山水水不是更妩媚多姿、更多彩妖娆了吗?一位诗人曾说:“山是土的形貌,水是山的延伸,云是水的翅膀,鸟是云的眼睛,草木是我的呼吸。”我再添一句:金燕是原野的精灵。
“美来自他的不知不觉的真实感和崇高心灵,至于外表他一点儿没有想到;这样的美如果产生的话,那他先已不知不觉地有了生命之美。”如果说报喜的春燕是自然美的话,那么我们农信社的金燕就有了自觉的美。金燕的生命之美来自于她的真实感和崇高心灵,也来自于农信人的热血倾注和热情铸造。
“声声呢喃,描绘春色,服务三农,大爱无疆。看那现代快捷的服务网点,恰似星辰布满城乡。”
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民俗中春燕的身影。“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有过农村生活的人对春燕并不陌生,在水边荡一下嫩黄的柳枝,在花间衔得一口香泥,忙忙碌碌翻飞于农家的梁间檐下,闲来几声呢喃,如爱的细语让乡村人沉浸在惬意的幻想中。是啊,古老的乡村在日升月落中朦胧地幻想,代代农民在耕种收获中殷切幻想。
金燕的翱翔让乡村在幻想中蜕变,让农民在幻想中成长。“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直到最近几十年,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帮助农民购置收割农机才算彻底改变。“一夜连枷响到明”变成了隆隆的机器声日夜鸣响。这是金燕翱翔的结果,是农信人辛勤工作的结果。
当人们享受美好生活时,没有多少人太注意某种生活从古老风俗中走出来,走向另一种新的风俗。这让我想到庄子《则阳第二十五》里的一段话:“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要说“合异以为同”需要漫长岁月潜移默化的话,“散同以为异”就需要有人用睿智的眼光去发现。金燕是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飞翔的,而独有我们注意到了其中丰富的文化,从而从民俗文化古老农业文化中总结出现代企业文化,创作出了《金燕翱翔》这首歌。
“这种创造获世界理性支持,而且希望在无意识的自然与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之外有一种本质性的新生活,这就是精神之国,籍真善美将人类与大世界结为一体,使人类创出一个内在共同体,参与完美的丰实与荣耀。”《金燕翱翔》也时刻在警示着农信人,在工作中不但要知道自己的工作对象,而且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目的,要知道自己工作的文化来源和变化。金燕就是报喜的春燕,给中原大地带来艳丽多姿百花怒放。金燕比春燕更有活力,不但能使古老的农业焕发青春,而且可使中国的农民扬眉吐气!我们每个人都看到了,在大江南北,在中原大地到处都是机械化农业生产,农民虽然依然和土地不可分离,但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这就是完美的丰实与荣耀,中国农业逐渐在与世界融为一体。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大声高唱:“勤奋尚德的农信人,像腾飞的金燕展翅翱翔!”
“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不错,《金燕翱翔》不但把我们的田园押上了韵脚,而且还为农信人弹起了优美的旋律。歌曲的第二节写出了金燕与春燕的不同,写出了金燕激情的飞翔和带给人们激情的梦想,写出了农信人高效的工作和精神风貌。
“飞向城乡,惠及四方,金燕展翅天高地广。”金燕比春燕更勤奋更有爱心。或许春燕有在城市筑巢的,但那不是普遍现象,而金燕就因为有了农信人的激情,她可以在农村筑巢示爱,也可以在城市筑巢示爱。
“载着诚信,载着问候,推开渴盼温暖的门窗,播种激情,放飞梦想。”这是金燕的激情,是农信人的激情。这就是我们农信人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农信人的报酬。
“改善民生,奔向小康”是农信人的使命,是金燕驮给大家的梦。这个梦不但与古老农业有了本质的区别,而且正在阶段性地变为现实。在古典农业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现在的农家,请客到餐馆,少也得八个盘子四个碗,白酒啤酒红酒应有尽有。古典农业,基本上已成为一种存留的文化。“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卖茶。”现在呢,现在超市办到每个自然村,想买什么都可以现买现用,再不用盼“行商”游村窜户了。在农村生活取得质的飞跃中,农信人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就像歌中所唱的“务实怀远的农信人,像腾飞的金燕展翅翱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