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主编寄语
2011 阳光依旧温暖

刘小萃

  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阳光依旧温暖,洒在我们的脸上,让伸展双臂仰望天空的我们心暖意暖。

  时光流转,又到了一个早已约定好的驿站,停下来,驻足回望,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2010之路,行走得慷慨激昂、汹涌澎湃:寻求商业化转型、探索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开拓品牌建设之路、尝试进军资本市场……正如每一段时光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旋律,2010年的农村金融征程风生水起,激情演绎的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转折”之曲——朝着市场化方向阔步迈进的大转折!

  积蓄力量,聚势待发。毋庸置疑,承载着2010年的积淀,2011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必将繁花似锦。农村金融机构将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昂首前行;将以更加智慧的抉择,披荆斩棘。2011年,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将会拥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农村商业银行。

  快速前行时完成华丽转身,破茧重生中实现自我超越。未来的征程上,农村金融机构更需要在改革与继承、突破与坚持、创新与风险、扩张与坚守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需要在使命与责任的指引下,去追寻真正的价值。

  然而,何为真正的价值?

  静心细想,金融的价值源于创新。创新不是模仿,更不是照搬,创新的根源在于需求,时代潮涌,农村金融的创新之源奔流不息: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推进城镇化则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渴求金融的活水浇灌、中国仍然有众多的贫穷人口期待金融的有力扶持;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的征途上,农村金融机构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所有这些,都给中国的农村金融带来了无限挑战,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静心细想,金融的价值不在于追求利润。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下,再繁茂的森林都会被贪婪和短视侵蚀根系。暂时的喧嚣与浮华终将消散,最坚实的基石之上才会有最雄伟的金融大厦,只有脚踏实地、以农为本、做实县域,农村金融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能量,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静心细想,身处精彩纷呈的资本时代,我们是不是需要认真地领悟发展的真谛,向实体经济学习,重拾实业精神,胸怀整个社会、不忘社会责任,把追求速度与利润的偏好,转变为让利润承载责任、让成功富有意义的高尚动力。谦卑、务实、稳健地循着真正的价值轨迹阔步前行。  

  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阳光依旧温暖,洒在我们的脸上,让伸展双臂仰望天空的我们心暖意暖。

  对于农村金融改革征程而言,今天的结束意味着又一个新起点的即将开始。“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已然帷幕徐启,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已成定局,这既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期,也是一个对智慧充满挑战的时期。风浪莫测、机会百转,市场的边界、容量、驾驭难度、和外部的相互依存性,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浪潮激荡、海风四起,农村金融机构该如何起航?

  我们尝试作答——寻找属于农村金融机构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模式”。

  这是一个追寻价值、强调稳健的时代,在农村金融的大海中,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何保持“又好又快”的速度,并在远行的海面上避开“盲目求大”的陷阱,是农村金融机构未来征途上最大的挑战。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汲取能量,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从追求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升华到追寻价值创造的更高境界。

  寻求差异化经营、打造小而精的特色银行、扎根县域深耕细作——这是农村金融机构凯歌回荡的永恒基调;挖掘内涵、追寻价值、提升服务、回馈社会——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稳健前行的根本准则。  

  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阳光依旧温暖,洒在我们的脸上,让伸展双臂仰望天空的我们心暖意暖。

  带着墨香,2010年最后一期《合作金融》如约而至。作为一路上的同行者,《合作金融》周报在与农村金融机构并肩前行的征程上,满怀无限的期许。

  2011年,《合作金融》周报与您一同擦亮梦想,扬起“普惠金融  智慧先锋”的风帆,和您一起远航、风雨同行,观察、判断、呐喊。

  阳光依旧温暖,我们就在您身边,加油,并且祝愿!

  2010年农村金融大事记

  1月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拓展政策性金融的支农领域;以及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旨在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逐步构建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评:长期以来,“三农”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短板。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具有“政策+市场”双支点模式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率,以全面适应农村信贷需求。

  2月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银监会表示,将实施四项措施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包括:“继续构建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监管环境,建立与机构特点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和组织机构,建立科学合理、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内控机制,建立支农服务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 

  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快速发展,据统计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超过八成的贷款投向了农户和小企业,这与解决农户和小企业贷款难题的宗旨相吻合,并积极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各项机制,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3月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单独阐述农村金融问题,而是将其融在“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等问题当中。这表明,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

  4月

  关键词:银保合作

  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的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双方合作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中,包括银保合作的四个基本原则和六项合作内容。

  我国银保合作由来已久,但是在“三农”领域内部的合作还多止于试点阶段和小范围实施。因此,此次上升到政策层面的规定,不失为国家给“贷款难”这一症结抓下了又一剂良药。

  5月

  关键词:政府“给力”

  海南省省政府颁布《海南省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省政府将“设立农村信用社改革补贴专项资金”,“依据省级权限,减免农村信用社有关税费”,并“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到农村信用社开户和存款,积极引导各类财政性资金等存入农村信用社。”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农信社的生存状态与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期待快速发展,还需地方政府“给力”。

  6月

  关键词:减税“红包”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为期五年免征涉农小额贷款利息营业税,为期三年对农信社、农合(商)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等四项税收优惠新政。

  评:小额农贷成本过高可谓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路上的一块“顽石”,《通知》使用经济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优惠力度也属近年最强,为信贷支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7月

  关键词:金融创新

  7月28日,“一行三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取得明显成效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其优先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跨区域兼并重组。

  :《意见》主要把鼓励“战略布局”作为“金融创新”的激励手段,表明了监管层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决心和力度。这对于日益强大、期待“走出去”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8月

  关键词:“超级网银”

  8月30日,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被称为“超级网银”。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连接了各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评:关于“超级网银”引发的支付结算变革、网络技术的下一步发展策略等问题的讨论层出不穷,却鲜见农信社的声音。农信社应从改革发展全局的角度,将包括网银科技在内的新型银行科技发展放在战略性的高度去认识、去推动,用超常规的发展模式,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效果。

  9月

  关键词:正向激励

  9月28日,央行和银监会联手推出《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意在通过以“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发放当地贷款”的方法,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以期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评:想要真正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还需要国家出台更多配套措施,下大力气从根源上堵住农村资金的外流趋势。

  评:想要真正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还需要国家出台更多配套措施,下大力气从根源上堵住农村资金的外流趋势。

  10月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

  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京发布。其中,关于农村金融的内容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这对于整个农村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坚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则有利于改善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

  11月

  关键词:股权改造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面取消资格股、稳步提升法人股比例、健全流转机制” 等实施股权改造工作的目标。

  目前很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股东人数多、股权分散、资格股与投资股并存”的现象。《意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造提出了规范和指导,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产物“股份合作制”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12月

  关键词:重庆农商行上市

  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作为首家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其“农商行概念”“西部概念”吸引了不少海外投资者,同时这一大事件也被载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史。

  评:目前,改革较快的数家农商行都面临增资扩股的内在需求。拔上市头筹的重庆农商行在港股市场的表现或将为后来者提供可能的参照样本。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