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1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零供矛盾,都是模式惹的祸

赵陈婷

  继食品巨头卡夫和零售卖场联华“掐架”后,康师傅与家乐福又闹起了“康家断货门”。

  2010年年末,零售市场表现得相当“亢奋”,零供矛盾一次次激化的背后,到底演的是哪一出?

  金融危机后遗症

  缩短结款周期、降低销售返利、预付货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原本占据渠道强势地位的中国零售企业,也逐渐放下身段,主动向供货商示好,以刺激其更多地投放促销资源,进而扩大销售。 

  然而,当危机的阴霾散去,零供双方的气氛似乎又紧张起来,2010年,零供纠纷不断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开始“显山露水”。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改变了一种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的零售业而言,这次的金融危机让大卖场业态更加深入人心,“天天低价”成了聚客的金字招牌,号召力不可小觑。

  “低价”、“超低价”、“天天低价”,促销的宣传挂满卖场,折扣之低让人怦然心动。然而,满足了消费者,热闹了卖场,低价促销背后往往是供应商的血泪史?

  知名区域零售企业——人人乐在其网站的“品牌介绍”中明确表示“价格一般比同类品牌产品便宜20%至40%”。

  这样劲爆的优惠从何而来?

  调查发现,强制降价、超低折扣吸引顾客是人人乐的“法宝”。人人乐“天天低价”背后,实际是在“谋杀”供应商的利益,三个奉节农民为重庆人人乐超市供应面食,不到半年黯然撤场、几近倾家荡产,还被拖欠3个月货款20多万元;重庆全成食品公司价值100万元的月饼入场,也被人人乐超市20万贱卖。 

  而人人乐仅仅是个个案。

  通胀压“脆”供应链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创下的最高涨幅。

  康师傅提价10%的举措,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家乐福方面也坦陈,通胀大背景下,涨价是一个两难举措。

  事实上,通胀使得本不牢固的供零关系更加脆弱。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切割价值链上归属厂商和零售商的利益。

  对此,北京供应商联盟代表姚文华称,今年通胀比较明显,超市供应商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供零关系又趋于紧张。供零关系紧张的局面,从今年8月开始,已经陆续出现。家乐福和康师傅打架,仅是众多他所获知的供零关系事件中的一例。

  一位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的超市供应商则表示,零售终端强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他以家乐福为例介绍称,他与家乐福的2009年合同扣点数(销售返点)为15%,2010年,该数据变为了21%。21%的合同扣点,是食品行业的最高额度,他预估2011年,该数据已经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食利”模式受责难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时,曾给零售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传统的百货商场被这种带有先进管理模式的新型超市逼得大批倒闭,“洋超市”们占领了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而随着家乐福一起进入中国的,就是著名的“通路费”。

  “通路费”,这种家乐福在欧洲并不存在的盈利方式,成为了家乐福在中国非常重要的盈利手段,也成了“家乐福模式”的代言。

  近年来,以百货业的招商联营扣点制和商超连锁业态的“通道收费”制为主的“食利型”经营模式让卖场供货商苦不堪言,尤其是本土中小品牌。

  进场费、通道费、账期等使得零供矛盾不断升级,供应商撤店、零售商倒闭欠货款等不时发生,也加剧了零售企业的同质化竞争。

  对账期和通道费的过度依赖使得零售商舍本逐末,不花心思在自我商品采购和提高商品周转期获利上,演变成地产商或零售物业管理者。

  备受责难的“食利”模式,在2010年底卡夫和康师傅两大食品巨头的轰击下显得有点势单力薄。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零售模式的兴起,渠道的可替代性正在增加。由于商超利润微薄,一些供应商主动放弃了部分商超渠道,选择在诸如专卖店、电子商务网站等渠道投入更多资源。

  如今,零供力量对比已发生微妙变化。

  中国制造业深层次的矛盾在于:价格战常年不止,利润薄如刀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停滞不前……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和需求的不对接,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在性能与数量上与真正的消费需求存在巨大落差。

  于是,企业运营的重点放在控制库存上,而无暇围绕真实的消费需求去开发市场,结果是整个行业的进步受到限制。

  舍弃“食利”模式,重塑零供关系,将使“水库式”供应链形态变为快速流动的“河”,并惠及整个供需链条,中国零售业供应链与需求链才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无缝融合期。

  (上接B1版)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