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严格遵循“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尤其是2007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勇担历史重任,积极投身改革,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管理部门方针政策,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该县联社先后被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安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章”、“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河南省公安厅和河南省银监局联合授予“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称号。
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三年多来,河南省安阳县农村信用联社认真按照河南省联社提出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的改革目标,聚精会神抓改革,全力以赴谋发展,各项改革成果显著。
产权改革稳步推进。2007年7月,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得河南银监局批准正式挂牌开业,实现了全县农信社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结束了延续50多年的两级法人社的历史。2008年12月,经过上下联动、合力攻坚,该县联社16198万元专项央行票据成功兑付,迈出了深化改革路上坚实的一步,为改革的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安阳县农信联社又被河南省联社确定为全省重点“社改行”县级联社。目前,该县联社各项改革指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必将迎来改革路上的又一个春天。
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针对以前法人治理不完善的客观实际,该县联社组织人员修订了联社章程,专设了风险、财务和薪酬等专门委员会。2008年,该县联社党委实行了系统垂直管理,制定了党委会议事规则,修订了理、监事会议事规则,进一步理顺了党委和“三会”之间的关系,切实健全了“党委核心领导、理事会战略决策、经营层尽职执行、监事会依法监督”的法人治理运行机制。
经营激励机制逐步规范。按照流程银行经营理念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该县联社开展了劳动用工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了适应新组织架构的运行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缺职竞聘,公开选聘干部,形成了员工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薪酬绩效考核办法,坚持“基本工资保饭吃,效益工资靠实干”的原则,使员工真正实现由“发工资”向“挣工资”理念的转变,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激发了员工活力。
业务发展实现新跨越
三年多来,在河南省联社、安阳市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县联社通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使全县农村信用社经营规模快速壮大,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抗御风险能力稳步提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10年11月末,安阳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由2006年末的34.6亿元增长为59.4亿元,净增24.8亿元,增幅达71.67%;各项贷款余额由2006年末的22.7亿元增长为39.9亿元,净增17.2亿元,增幅达75.8%,其中农业贷款余额由2006年末的20.26亿元增长为33.43亿元,净增13.17亿元,新增农贷占比达167.2%;资本充足率由2007年初的-40.98%提高为0.66%,增加41.64个百分点;拨备充足率由2006年末的6.6%提高为27.6%,增加21个百分点;消灭了全部的历年亏损挂账2487万元;2007年至2010年11月末,共创利润2.03亿元。
服务“三农”注入新内涵
三年多来,安阳县联社不断加大支农服务力度,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创新支农手段和支农方式,把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作为农信社业务经营的主战场,不断注入新内涵,创造新特色。
打造服务品牌。从2008年开始,该县联社深入开展了规范化服务活动。首先是规范硬件设施:该联社投资1000余万元,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对全县农信社营业网点进行装修改造或重建,统一视觉识别系统,统一配备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改善了服务环境。第二是规范服务行为:该县联社专门成立了规范化服务督查办公室,通过对全县员工进行普通话、礼仪、操作规程的反复培训,确保人人规范操作、文明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树立农信社新形象。
转变服务理念。该县联社树立了支持“大三农”的工作定位,提出“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都属于农信社支持的范畴”。针对该县东部的农业区,重点支持县政府确定的秸秆养牛、安东肉鸡产业带和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吕村、北郭、永和、白璧等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针对该县西部工业区,贷款投向重点放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上,积极支持水冶钢铁、铜冶煤焦化两个工业集聚区和安姚公路新型工业带建设,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此外,针对大额贷款,该县联社在全县选聘优秀信贷人员组建大额贷款营销队伍,专门负责全县大额贷款的发放、管理工作。同时,积极与客户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全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该县联社班子成员亲自带头跑市场、联客户、抓项目,彻底改变 “等客上门”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服务产品。三年多来,该县联社坚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陆续开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高铁直通车”、“青年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巾帼致富”等信贷品种,多方位、多渠道为辖内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工程”、“阳光信贷工程”两大工程建设,开展了“送贷上门”活动,简化农户贷款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
风险防控达到新水平
风险防控,制度先行。三年多来,该县联社先后制定完善了《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管理办法》、《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业务管理基本规程》、《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业务授权管理暂行办法》、《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财务管理办法》等100多个制度办法,内容涵盖了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制度框架,规范了业务流程,为各项业务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强内控建设,严密防范风险。严格贯彻落实案件防控责任制,把案件防控责任分解到各信用社负责人、业务管理和业务监督部门、各岗位和人员,并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和承诺书,初步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人人有职责,人人抓案防”的案件防控体系。同时,不断强化稽核检查力度,推行了“全覆盖、不间断”序时稽核、专项稽核等多种稽核检查方式,基本实现了对农村信用社所有网点、所有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面稽核。该联社还定期开展“三色”教育活动,即:黑色教育,到安阳市监狱、安阳市看守所参观,从思想上警示员工;绿色教育,到绿色警营开展“封闭式”集中培训,从行动上感召员工;红色教育,到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进行参观,从精神上鼓舞员工,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员工思想,提高员工合规文化意识。
加强科技防控,建立健全了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深入开展客户信息收集工作,充分发挥征信管理平台的监督作用,控制信用风险,为科学评定客户级别提供依据,为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科技建设实现新飞跃
三年多来,该县联社不断加大现代信息科技系统和支付结算网络建设力度,构建起了遍布城乡、连通全国、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支付结算体系,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便捷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2007年6月,该县农信社联网身份证核查系统上线运行,通过该系统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客户身份真实性,为落实账户实名制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2007年7月,反洗钱系统成功上线运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反洗钱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2008年2月,该县农信社顺利发行了“金燕卡”,彻底打破了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无卡结算的历史,实现了全省跨行、跨地区存取、ATM存取、POS消费“一卡通”,并为客户免开卡费、免年费、免小额管理费、免省内系统通存通兑手续费,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他们还开通了全国农信社间的适时电子汇兑、银行汇票、通存通兑等业务,更进一步方便了广大农民朋友。截至2010年11月末,该县联社金燕卡累计发卡量达10万余张,卡存款余额达4.3亿元,实现卡业务收入44万元。
企业文化焕发新活力
三年多来,该县联社始终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原则,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极力打造三大“品牌”,着力构建和谐农信。
加强员工学习,打造“学习”品牌。三年来,该县联社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职工、学习型家庭”,坚持办好周五学校,每周五组织机关全体集中学习,中层干部每月集中学习两次,基层信用社坚持每月二次集中学习,不断提升员工自身素质。2008年,该县联社又建立了南北两个学习、休养基地,分批组织全县信用社领导干部和先进工作者到井冈山革命圣地和北戴河进行参观学习和休养,真正将学习培训当作一种福利待遇,进而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丰富员工生活,打造“活动”品牌。2007年,联社先后开展了迎新春文艺联欢会、“迎新春全员健身”比赛和“安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首届信合杯职工书画摄影”大赛。2008年,该县联社组织开展了“迎五一信企篮球友谊赛”、“秋季登山比赛”、“迎新春联欢会”、“机关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2010年,该县联社又组织开展了“感受世博,奉献信合”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联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热心公益事业,打造“爱心”品牌。2007年以来,该县农信社员工累计向包括慈善机构在内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现金12次,捐款金额达40余万元,为贫困地区学生捐书1700本,向希望小学捐赠电脑20台,价值50000余元。2008年以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了“金秋爱心助学”活动,帮助21名贫困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该县联社自发组织职工踊跃捐款,累计捐款金额达37余万元。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增强了员工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爱心的精神。
本版图文:通讯员 田永峰 邓利杰